别当团队的“麻烦制造者”:管理者没正事干,是企业最大的内耗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管理者?
- 大事不管,小事瞎管
- 任何细节都要插一脚
- 总觉得你做得不够好
- 最后干脆把你推开自己上手
表面看,这是控制欲太强或不信任下属。但真相往往更残酷:这些管理者,是自己没正事可干了。
![]()
一、管理失效的根源:当管理者“无事可做”
一个管理者的时间如果没有被重要工作填满,他闲下来的精力就会本能地投向唯一的方向——下属的工作领域。
[问题管理者 vs 高效管理者的时间分配]
![]()
我们常听到的"领导不授权爱插手"的抱怨,很多时候并非领导想揽权,而是他需要通过干涉具体工作来寻找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案例:技术总监的困境
某软件公司技术总监老王,团队扩大后不再负责具体编码。很快,他开始挨个审查程序员代码,要求按他的习惯重写。团队效率骤降,优秀工程师纷纷离职。真相是:老王没有找到作为技术总监该做的正事——技术架构规划、团队能力提升、核心技术攻关,只能通过干涉编码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二、更危险的后果:核心能力的双重退化
当一个管理者长期脱离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会迅速丧失两项关键能力:
1. 失去对工作质量的判断力
离一线执行越来越远,他会慢慢搞不清什么是真正的好,什么是差。就像长期不下厨的美食评论家,对咸淡失去感知,指挥自然变得想当然。
2. 失去对艰苦工作的尊重
他会严重误判任务难度,制定脱离实际的计划。在他眼中,所有工作都变得"简单",因为具体执行的已不是他自己。
案例:市场总监的"简单"要求
一位脱离一线多年的市场总监,要求团队"简单做个病毒式传播视频",预期三天完成,预算五千元。他完全不了解当前内容生态的竞争强度,也不知道优质内容的真实成本。这种脱离实际的要求,让团队既愤怒又无奈。
![]()
三、破局:找回管理者的"正事"
高效管理者绝不能把自己定位成专职的协调者或监工,他必须是一个有自己正事要干的上司。
[管理者核心职责清单]
1. 战略解码与路径设计
- 将公司目标转化为部门可行计划
- 识别关键战役与突破点
2. 资源争取与最优配置
- 为团队争取足够的人财物资源
- 确保资源投入到最关键处
3. 团队培养与能力建设
- 识别能力短板,建立培养体系
- 为每个成员设计成长路径
4. 跨部门协同与壁垒破除
- 主动沟通,打通部门墙
- 为团队扫清外部障碍
5. 核心难题的亲自攻坚
- 保留1-2个最具挑战性的业务课题
- 在关键战役中与团队并肩作战
![]()
案例转变:技术总监的救赎
当老王意识到问题后,他重新规划自己的工作:
- 牵头攻克长期存在的系统性能瓶颈
- 建立团队技术成长体系和代码规范
- 代表部门争取更多研发资源
- 每周保留一天与核心工程师共同攻关
当他有了这些"正事",自然无暇干涉下属的日常编码,团队重获活力,效能显著提升。
结语:从"监工"回归"领航员"
检验一个管理者是否合格,就看他每天是否在忙属于管理者该忙的事。
当你发现自己在不断干涉下属工作时,这不是一个需要克制的欲望,而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你该为自己找些正事做了。
只有当一个管理者找到了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所在,他才能真正赋予团队空间和信任,从团队的"麻烦制造者"转变为真正的"价值创造者"。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