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专业35年文献展在长春世界雕塑公园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以“文献为媒,岁月为笔”,系统回溯雕塑专业从初创到勃兴的发展历程,集中呈现其在人才培养、创作实践、学科建设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为雕塑艺术教育与行业发展搭建了交流展示的重要平台。东北师范大学相关领导、国内外雕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兄弟院校代表、校友及师生代表齐聚现场,共襄盛事。
![]()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张群主持开幕式
本次文献展得到了国内外艺术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中国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艺委会主任、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景德镇陶瓷大学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美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赦,以及来自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公共艺术委员会、陶瓷艺术委员会、水彩(粉画)艺术委员会、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委员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中国雕塑学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宁夏师范大学、大连艺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雕塑所、陕西省雕塑院等相关机构和高校的雕塑学科带头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贾斯帕・约瑟夫-莱斯特、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实用艺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奈纳德・瓦西奇等国际知名学者莅临开幕仪式。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九庆,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建国等学校及省内外兄弟院校相关领导也出席了开幕式。
![]()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刘九庆致辞
开幕式上,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九庆首先致辞,对莅临现场的嘉宾表示欢迎,回顾了雕塑专业35年来的发展历程与办学成就,表示学校将持续支持艺术学科建设,助力雕塑专业在人才培养与艺术创新上再攀高峰。
![]()
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通过贺信表达了对展览的祝贺,寄语东北师范大学雕塑专业坚守教育初心、深耕艺术创作。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通过视频致辞,肯定了雕塑专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希望以本次文献展为契机,推动雕塑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实践的深度融合。
![]()
![]()
随后,焦兴涛、吕品昌、刘赦、孙振华等重要专家学者先后发言,围绕雕塑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公共艺术与社会服务的融合等话题提出宝贵建议,为雕塑专业的未来发展拓宽了思路。殷小烽作为雕塑学科带头人,分享了雕塑专业的办学理念与未来规划。2007届优秀毕业生代表王超、韩国留学生代表韩创圭分别从校友与留学生的视角,讲述了在东师的成长经历,表达了对专业发展的美好祝愿。
![]()
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焦兴涛致辞
![]()
中国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艺委会主任、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致辞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美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赦致辞
作为雕塑专业3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次文献展以“历史巡礼+视觉叙事”的形式,通过珍贵文献、代表作品等载体,全面呈现了专业在35载发展中形成的教学体系、创作特色与学科优势。展览既回望了雕塑教育的初心使命,也聚焦公共艺术、数字艺术等前沿领域,展现了该专业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探索与平衡。
![]()
中国雕塑学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博导 孙振华致辞
![]()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东北师范大学公共艺术中心主任 殷小烽致辞
![]()
优秀学生代表 王超发言
![]()
韩国留学生代表 韩创圭发言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专业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持“立德树人”根本,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深耕艺术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创作了众多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雕塑作品,为区域文化建设与全国雕塑艺术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次文献展的举办,不仅是对专业办学历程的系统梳理,更将成为东北师范大学雕塑专业发展的新起点,为中国雕塑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助力东北师范大学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持续贡献“雕塑力量”。
![]()
开幕式现场
当日上午,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专业 35 年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 “新时代雕塑专业型博士培育模式与质量提升” 为会议主题,汇聚国内外雕塑教育领域、艺术学界权威专家学者,围绕高端人才培养的关键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为我国雕塑学科高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建设提供实践思路与理论支撑。参会专家表示,此次研讨会既是东北师范大学雕塑专业 35 年育人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我国雕塑高层次教育领域的一次 “思想碰撞”,为破解新时代雕塑博士培养的难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对推动我国雕塑学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新时代雕塑专业博士培养模式与质量提升研讨会”现场
![]()
领导嘉宾在雕塑系合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