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视频在网上火了,辽宁一家酸菜加工厂的员工,在制作酸菜时不仅没有佩戴手套,反而脚踩酸菜,一边吸烟一边吐痰的在池子里搅弄。
而随着事情的热度越来越高,当地相关部门立刻站出来回应,然而网友却一点儿不买账,直接曝光了这个工人的脸。
10月27日中午,辽宁葫芦岛市兴城市郊区一家酸菜加工厂外,一名普通网友路过时发现车间门敞开。
他停下脚步,掏出手机,对准里面拍了一段仅14秒的视频。画面中,一名男工人站在堆满酸菜的池子里,脚踩菜堆,手拿钢叉来回翻动。
嘴里叼着一根香烟,他吸一口就把烟灰抖进池中,吸到一半时张嘴“呸”一声,一口痰直接吐进酸菜堆里,然后继续干活,整个过程没有一丝停顿。
![]()
视频刚上传到短视频平台,传播就停不下来。半小时内,转发量破10万,评论区全是“恶心到吐”“这酸菜谁敢吃”的留言。
之后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前三,阅读量几小时内过千万。网友一边转发,一边艾特当地市场监管局,要求立刻查清楚。
事发车间在兴城市郊区,厂房面积大约200平方米,酸菜池占了中间大半位置。
![]()
池子长5米、宽3米,酸菜堆得有一米多高,池边没有护栏,也没有清洗通道。
空气里全是发酵的酸臭味,地面湿滑,散落着菜叶和泥水。
男工人穿普通棉袄和胶鞋,袖口全是菜汁,头上没戴帽,脸上没口罩。
旁边还有一名工友帮忙,两人同样没穿专用工服。车间里找不到洗手池、消毒柜或更衣室,墙角堆着杂物。
![]()
国家标准要求直接接触食品的人必须穿工服、戴帽口罩、手部消毒,这里一条都没做到。
工人为什么敢这么干,一是个人习惯不好,抽烟吐痰对他来说是日常动作,干活时顺手就来。
二是企业管理太松,没培训、没人管,工服口罩要花钱,企业省就省了,员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
视频一出,监管部门动作很快。当天下午,兴城市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领导带队赶到现场。
晚上省里市场监管部门介入,成立联合调查组。10月28日凌晨,涉事那批酸菜全部封存,当场销毁,确认没流到市场上。
工人被带去问话,企业负责人也被控制。
![]()
消费者看到视频反应很大,不少人当场觉得胃里不舒服,有人直接吐了。社交平台上,大家纷纷说要抵制酸菜,特别是这个地方产的。
超市里有人把货架上的袋装酸菜放回去,有的拍照片发网上喊“别买”。
电商平台上,搜“葫芦岛酸菜”销量24小时归零,很多店铺主动下架同类货。
![]()
其实这种事不是头一回,2022年“土坑酸菜”刚过去三年,消费者好不容易有点信心,现在又来一次。
近五年酸菜卫生问题至少出过四回,每次曝光销量就掉到底,恢复要一年多。这次很多人直接说酸菜要永久拉黑。
![]()
工人违反《食品安全法》,可能被拘留加罚款。企业是主要责任方,严重的话吊销生产许可证,罚款能到年销售额10倍。
监管部门已要求企业交出所有生产记录,查其他批次有没有问题。
技术要跟上车间没监控是最大漏洞。葫芦岛市计划让所有食品加工厂装高清摄像头,全区域覆盖,视频至少存30天。
![]()
工人进车间前要刷脸,系统自动查工服口罩戴没戴。手机信号屏蔽器也要装上,员工带手机进生产区直接不行。
有人建议把罚款上限提到年营收50%;设举报奖励基金,单案最高给1万,鼓励员工和附近居民监督。
食品工人必须拿卫生证,每年培训考试,考不过就下岗。
![]()
14秒视频拍的不只是一个人不讲卫生,更是企业管不好、监管跟不上、行业规矩松的全链条问题。
酸菜池里的烟灰和痰,脏的不止一池菜,更是消费者的信任。
只有每次曝光都变成制度升级的机会,罚得狠、管得严、训得实,才能让从工厂到饭桌的每一步都踏实。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