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当下,社区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精准掌握社区动态、有效预防和处置矛盾风险,成为基层治理的关键命题。
近日,记者走进淄博市博山区城西街道,深入探究其创新推出的“三张图”治理模式,探寻背后的社区治理智慧。
绘就社区“活地图”:“三张图”的诞生与构成
10月27日,记者走进城西街道北山社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墙上,看到了三幅色彩鲜明、信息丰富的图谱——“网格图”“楼宇图”和“家庭图”。这三幅图,构成了城西街道社区治理的“三张图”。
![]()
“网格图”以社区为单位,按照200-300户的标准划分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员,明确其对网格内“人、地、事、物、情”的全要素管理职责。
“楼宇图”以网格为单位,俯瞰视角绘制楼宇、道路、绿化带等基础设施分布图,平时视角关联房屋属性与居住人员信息,以色彩区分不同风险等级的住户。
“家庭图”则更进一步,在“一网三联”信息基础上,补充工作单位、家庭关系等细节,实现人户精准对应、需求动态画像。
“这三幅图就像是我们社区的‘活地图’,让我们对社区情况了如指掌。”北山社区党委书记王向阳向记者介绍道。
城西街道之所以要推出“三张图”,源于对社区治理痛点的深刻洞察。过去,社区治理存在力量薄弱、响应滞后、服务粗放等问题,网格员往往难以全面掌握社区动态,导致矛盾风险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置。
“以前,我们网格员在走访中经常遇到信息不准确、重复劳动等问题,效率很低。”网格员孙春泽坦言,“现在有了‘三张图’,我们可以更精准地掌握社区情况,及时响应居民需求。”
城西街道综治中心主任任静告诉记者,“三张图”的推出,旨在通过底数清、聚合力,构建“网事齐解”的矛盾风险预防处置体系,实现治理精度与服务温度的双提升。
从绘制到运用:三张图的实践与探索
“三张图”的绘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精心的规划和细致的实践。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城西街道以新坦社区为试点,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逐步构建起这套可视化信息图谱。
“网格图”的绘制,推动了社区工作者下沉网格“挂图作战”,确保治理边界清晰;“楼宇图”的绘制,使得网格员能够快速识别潜在风险点及重点关注点;“家庭图”的绘制,则为网格员提供了更全面的居民信息,有助于其更精准地提供服务。
![]()
“三张图”绘制完成后,如何用好这些图谱成为关键。城西街道通过做实“三个一”、严抓“三落实”、厚植“网格晨光”等举措,充分发挥了“三张图”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三个一”即每日一走访、每周一汇报、每人(事)一策。网格员每日至少投入2小时深入网格走访,严格执行“十必报”机制;每周固定半天开展“一口清”式单元(楼)信息汇报;对“不放心户”实行分类管理,逐一分析每一户家庭情况、生活需求、风险问题等因素,制定“个性化”帮扶走访措施。
“三落实”即每日反馈促落实、随机抽查验落实、线索倒查保落实。街道建立社区工作群,网格员每日在群内反馈走访情况;社区书记带队随机入户验证工作真实性;针对12345热线等线索倒查网格员台账。
“网格晨光”则是以“服务前置、身份亮明”为核心,打造居民“看得见、找得到、信得过”的网格服务品牌。网格员到岗后即时发布“服务晨报”,明确当日服务专员姓名、电话及天气预报;吸纳发动新就业群体、志愿者等网格力量,落实群防群控巡逻机制。
样本启示:精细化、协同化、服务化的治理之路
在采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三张图”背后的社区治理智慧。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解决了社区治理中的痛点问题,更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首先,“三张图”实现了社区治理的精细化。通过构建三级可视化信息图谱,街道对社区情况有了更全面、更准确的掌握,为精准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三张图”促进了社区治理的协同化。通过组建“1+N”网格工作团组,街道充分整合了行政力量、志愿力量、专业力量等多元力量,形成了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
最后,“三张图”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服务化。通过厚植“网格晨光”等举措,街道为居民提供了更优质、高效、暖心的网格化服务,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三张图’不仅是社区的‘活地图’,更是社区治理的‘智慧宝典’。”城西街道综治中心主任任静表示,“下一步,城西街道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不断完善和优化‘三张图’,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
数字,是最为客观且有力的证明:机制运行以来,城西街道累计摸排“三失一偏”人员42人,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58件,居民矛盾响应速度提升30%。
以智解难,城西“三张图”或启基层治理智变新局。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姜涛 王丽 通讯员 刘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