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局势的变化,让许多人开始重新思考台湾问题的未来走向。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时曾指出,中美竞争不等于支持“台独”,这一判断正在被事实所证明。当中美两国在吉隆坡举行第五轮经贸谈判之际,两家权威媒体《时代》周刊和《环球时报》几乎同时将批评矛头指向赖清德当局,这种同步发声实属罕见。
《时代》周刊直言不讳地指出,赖清德让台湾地区成了“全球最危险的地方”,并用“鲁莽”形容其作风。这一评价分量不轻,代表了美国战略界的普遍看法。赖清德上台后,不仅延长了兵役期限,还在多个政策上加码迎合美国,却依然落得如此评价,原因何在?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特朗普在国内面临巨大压力,白宫停摆多日,军队工资难以发放,支持率持续下滑。他急需在中美经贸谈判中取得成果,而中国在稀土供应、大豆、芬太尼等问题上的合作,正好缓解了特朗普的燃眉之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自然不会因为赖清德的激进路线而损害自身利益。
特朗普擅长做生意,他把台湾看作一张牌。他公开表示中方不会武力攻台,这话表面听起来是支持台湾,实则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台岛是可以交易的。他要求台积电把先进技术转移到美国,不仅是经济决策,更是战略布局。美国要在关键时刻掌控全球芯片命脉,台湾的价值被明码标价。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特朗普登机前专门强调“美国不会把台湾放在中美谈判桌上”,这种特意强调反而引人怀疑。如果不打算交易,何必专门说明?台湾民众越来越怀疑美国的承诺,岛内“疑美论”不断高涨。越来越多人开始问:美军真的会为台湾牺牲吗?答案显而易见,美国只会保护自己的利益。
就在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的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这一举措意义重大,是对民进党当局“台湾没有光复节”等歪曲言论的直接回应。
![]()
台湾时事评论员蔡正元指出,“台湾光复”一词源于《开罗宣言》的“归还”表述,后经《波茨坦公告》确认,1945年台北受降仪式完成法律程序闭环。
民进党长期以“终战”替代“投降”,试图割裂台湾与祖国的历史联系。而光复纪念日通过官方仪式与民间传播,有助于唤醒共同记忆,从《开罗宣言》法理教育到抗日英雄事迹传播,逐步夯实“两岸同属一中”的共识基础。
![]()
与此同时,中国在近海地区的军事优势日益明显。福建舰服役在即,新型两栖攻击舰也在建造中,这些变化让美国军事干预的成本变高,美国航母不再能随意穿越台海。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发布170多页报告,承认美国必须学会与中国共存,并建议美国明确不支持“台独”,支持中国实现“渐进式统一”。
10月18日,郑丽文以50.15%的得票率当选国民党主席,为两岸关系带来新的期待。作为从民进党转投国民党的领导人,她始终强调“我是中国人,根在中国”,这一表态被评价为“翻转绿营洗脑的关键一步”。
胜选后,郑丽文明确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作为核心纲领,承诺会凝聚在野大联盟,下架赖清德,让两岸远离战火。她指出,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开创两岸和平百年基业。
![]()
郑丽文的路线与大陆“深化交流合作”的期待高度契合。当前台湾经济受两岸关系影响面临困局,坚持九二共识是破解台湾民生困境的“金钥匙”。2008至2016年的“黄金八年”已经证明,两岸合作能让台湾农产品、科技产业获得广阔市场。
郑丽文获得深蓝阵营与退伍军人支持,显示国民党内部在两岸议题上的凝聚力提升,为后续交流减少了内部阻力。她批评美国与民进党的军售勾连,但不是反美,而是要下架赖清德。美国可能也在考虑调整支持对象,一个稳定的国民党比冒险的民进党更符合美国利益。
![]()
赖清德当局误判了形势,他们以为美国会无条件支持。但他们没明白,美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当“台独”损害美国利益时,抛弃是自然选择。
两岸关系的未来,不在于外部势力的干预,而在于两岸同胞的共同选择。历史和现实都在告诉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走和平发展道路,才是符合两岸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確选择。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岛内民意的觉醒,和平统一的前景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