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三本王安石传,一本账簿,一本辩护词,还有一本是神作!

0
分享至

我向来是不大喜欢读传的。人之一生,本就够杂乱,再经他人之手,往往愈加糊涂。譬如看戏,台上人演得热闹,台下人看得眼花,待到曲终人散,究竟谁是谁非,谁真谁假,早已搅作一团,理不出个头绪。

说起王安石,大抵是无人不晓的。此人名列唐宋八大家,文章做得极好,却又以变法闻名,毁誉参半,争议不绝。历来评说者甚多,有捧之上天的,也有踩之入地的。我想,一个人能被后人如此评说,总归是不简单的。



于是,我买了三本王安石传。一本是邓广铭先生的《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一本是梁启超先生的《王安石传》,还有一本是崔铭女士的《王安石传》。买书如请客,请来的客人脾性不同,席间的光景自然也大不一样。我且一一说来,看官们若有闲心,不妨听听我这番“读后杂感”。

先说崔铭教授的那本,厚厚两大册,合起来怕有五十万字,端的是一部“巨著”。翻开一看,从王安石的祖宗八代写起,何时出生,何地启蒙,何时中举,何时做官,何时娶妻,何时生子,乃至何时上朝,何时退省,何时吃饭,何时睡觉,简直是一笔不漏,巨细靡遗。读起来,就像跟着一个账房先生,逐条核对一本百年老账。年月日,人名地名,官职事件,密密麻麻,排得整整齐齐。可你若想从中看出王安石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何要变法,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那可就难了。作者似乎生怕漏掉什么“史料”,把所有能找到的关于王安石的“碎片”都一股脑儿地塞了进去,却不肯费点心思,将这些碎片拼凑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



这就好比看一幅画,作者不是在勾勒人物的神韵,而是在数这画上有几笔,用了什么颜色,画纸是什么质地。你说他没下功夫吧,他确实查了不少资料;你说他下了功夫吧,他又像是个没有感情的抄录机器。

那些惊心动魄的朝堂之争,那些影响深远的变法举措,那些撕心裂肺的政见不合,都变成了日历上一个个冰冷的日期。读这样的传记,就像喝一碗温吞水,解渴是解渴,却品不出什么滋味。王安石要是知道后人如此“记录”他,怕是要从坟里跳出来,大喝一声:“我荆公一生,岂是这等账簿记得尽的!”崔铭教授的这本传,大约是给那些专门做“史料研究”的学者看的,于我们这些想“知人论世”的普通读者,实在有些隔靴搔痒,不得要领。

接着说梁启超先生的《王安石传》。梁先生是近代的大人物,学问大,名气也大。梁先生写王安石,其实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他满腔的热血,一肚子的抱负,都寄托在了这位九百年前的改革家身上。所以,翻开这本书,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激情燃烧”的味道。梁先生对王安石,那真是推崇备至,简直把他捧上了天。什么“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什么“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字里行间,满是仰慕与赞叹。



然而,这书读起来,却实在有些“费劲”。梁先生是那个时代的人,写的是半文半白的文字。古文功底好的人,自然觉得典雅精炼;可像我这样白话文里泡大的,读起来就有些磕磕绊绊,像是在崎岖的山路上赶路,一步一颠。更麻烦的是,梁先生在书里大量引用了王安石的文章、奏疏,还有宋史的记载,而且常常是引完一大段古文,自己再用半文半白的话解说一番。这就好比请客吃饭,主人端上一盘菜,却不让你动筷子,先滔滔不绝地讲这菜的来历、做法、营养价值,等你听得晕头转向,菜也凉了。我理解梁先生是想“言必有据”,用王安石自己的话来证明他的伟大,可这样一来,文章的流畅性就大打折扣,读者好不容易进入一点状态,被一大段古文一拦,那点兴致又给堵回去了。

而且,梁先生因为太“爱”王安石了,所以看他什么都是好的。王安石变法中的一些明显弊端,比如用人不当,比如急于求成,比如一些政策脱离实际,梁先生要么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要么干脆替他辩解,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这种“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写法,虽然情有可原,却总觉得不够“客观”。王安石是个复杂的人,他的变法更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岂是一个“好”字或者“坏”字能够概括的?



最后,终于轮到邓广铭先生的《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了。这本书,我前前后后,读了三遍。第一遍,是初识荆公,觉得脉络清晰,观点鲜明;第二遍,是细品其味,觉得论证严密,史料扎实;第三遍,则是掩卷沉思,觉得邓先生笔下的王安石,才真正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担当、有缺点、有争议的“大写的人”。

邓先生是研究宋史的大家,一辈子都在跟王安石打交道。据说,他这本王安石传,前后写了四稿,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种“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治学精神,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尤为可贵。邓先生的书,没有崔铭女士那种“流水账”的琐碎,也没有梁启超先生那种“激情澎湃”的偏颇。

全书的重点,邓先生牢牢地抓住了王安石那三句石破天惊的话:“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之言不足恤。”



先说“天变不足畏”。北宋那时候,迷信得很。一旦发生个日食、地震、旱灾什么的,朝野上下就人心惶惶,认为是上天示警,是皇帝或者宰相干了什么缺德事,得赶紧“修德”才能消灾。王安石偏不信这个邪。他认为,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天变就是天变,跟人事没什么必然联系。与其把心思花在祈祷祭祀上,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治国理政的事情。这种思想,在今天看来,或许没什么稀奇,但在九百多年前,那可是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智慧!

再说“祖宗不足法”。北宋的“祖宗之法”,那可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王安石却偏要摸这个老虎屁股。不能因为祖宗这么做过,现在就一定要这么做,哪怕它已经弊端丛生。这种“法其意,不法其文”的思想,其实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邓先生在书中深刻分析了北宋“祖宗之法”的形成、内容及其在仁宗、英宗时期所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如“三冗”(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土地兼并问题等等,让读者明白,王安石的变法,不是凭空而来的“标新立异”,而是针对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沉疴顽疾,开出的一剂“猛药”。他不是要全盘否定祖宗,而是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态度,是理性的,也是务实的。

最后是“流俗之言不足恤”。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既得利益者要反对,因循守旧者要反对,甚至一些不明真相的普通百姓,因为改革触动了他们的眼前利益,也会发出怨言。这些“流俗之言”,像潮水一样涌来,足以淹没任何一个意志不坚定的改革者。

王安石却偏偏“不足恤”。他认为,做大事的人,不能被这些七嘴八舌的议论所左右。只要认准了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就要坚持下去,“虽千万人,吾往矣”。邓先生在书中生动地描绘了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如何与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进行激烈的论战,如何顶住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甚至不惜与昔日的好友割席断交。他写出了王安石的“拗”,写出了他的“执拗”,但这种“拗”,不是顽固不化,而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当然,邓先生也没有回避王安石因为“不足恤”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他有时过于刚愎自用,听不进不同意见,导致在用人上出现一些失误,一些新法在执行过程中也走了样。



邓广铭先生的客观严谨,崔铭的详尽平实,梁启超的主观激昂,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读者若能三本对照着读,相互参证,对王安石其人其事的理解,想必能更为全面深入。

读史使人明智,读传记亦然。我们读王安石传,不只是要知道北宋有个王安石,曾经推行过变法,更是要从中窥见人性之复杂,改革之艰难,历史之吊诡。

看今日之改革,与王安石时代自然不同,然其中道理,未尝没有相通之处。理想与现实之距离,政策与执行之偏差,改革与稳定之平衡,这些都是永恒的话题。

读王安石传,还有一个感触:评价历史人物,切不可简单化、标签化。人都是复杂的,有功也有过,有优点也有缺点。王安石如此,司马光、苏轼等人亦然。我们读史,要尽量避免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而要努力理解每个人所处的历史环境,所面临的具体困境,所作出的无奈选择。

读书如交友,贵在真诚交流,独立思考。读传记亦然,不必全然信书,也不必全然疑古,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理解与判断。如此读书,方能真有收获。

以上便是我读三本王安石传的杂感,拉拉杂杂,不成系统,聊供诸君参考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年羹尧,一个被历史低估的人物,他究竟有多残暴你可知道?

年羹尧,一个被历史低估的人物,他究竟有多残暴你可知道?

小豫讲故事
2025-11-06 06:00:03
特斯拉在德国销量“腰斩”:10月仅卖出750辆,比亚迪却狂涨9倍

特斯拉在德国销量“腰斩”:10月仅卖出750辆,比亚迪却狂涨9倍

IT之家
2025-11-05 21:34:10
斯诺克赛程:赵心童PK塞尔比,半决赛或迎中国德比,7冠王战黑马

斯诺克赛程:赵心童PK塞尔比,半决赛或迎中国德比,7冠王战黑马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6 08:03:26
最高院:这种属于滥用诉权,法院可以不立案还要赔偿对方律师费!

最高院:这种属于滥用诉权,法院可以不立案还要赔偿对方律师费!

周军律师聊案子
2025-11-06 09:50:06
一则利好,万亿巨头大涨

一则利好,万亿巨头大涨

中国基金报
2025-11-06 10:10:57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芳芳历史烩
2025-09-24 20:13:19
从此,请叫“贝爵爷”!贝克汉姆获封英国王室最高爵士头衔

从此,请叫“贝爵爷”!贝克汉姆获封英国王室最高爵士头衔

封面新闻
2025-11-05 16:29:05
直接绕开EUV光刻机?ASML也始料未及,人民日报:抛弃幻想吧

直接绕开EUV光刻机?ASML也始料未及,人民日报:抛弃幻想吧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6 05:15:23
美国帮腔:明年中方办APEC,台湾得“平等”参与

美国帮腔:明年中方办APEC,台湾得“平等”参与

观察者网
2025-11-06 10:09:15
贝尔:维尼修斯和姆巴佩令人失望,他们把进攻变得复杂化了

贝尔:维尼修斯和姆巴佩令人失望,他们把进攻变得复杂化了

懂球帝
2025-11-05 12:25:13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书雁飞史oh
2025-11-05 17:17:23
年过60岁要远离喝茶?医生坦言:不想抬进医院,4种茶类避免饮用

年过60岁要远离喝茶?医生坦言:不想抬进医院,4种茶类避免饮用

小舟谈历史
2025-10-16 09:27:39
解析张灵甫杀妻案真相:既非出轨,亦非“通共”,真正原因是这个

解析张灵甫杀妻案真相:既非出轨,亦非“通共”,真正原因是这个

阿胡
2025-11-01 12:20:33
真汉子!他在战斗最激烈的前线呆了一整天,他给一个女兵下跪!

真汉子!他在战斗最激烈的前线呆了一整天,他给一个女兵下跪!

深度报
2025-11-05 22:28:33
黄晓明状态有点不大对劲,跟杨幂上台领奖,一个行为引起争议

黄晓明状态有点不大对劲,跟杨幂上台领奖,一个行为引起争议

冷紫葉
2025-11-05 20:48:14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孙镇平调任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孙镇平调任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

澎湃新闻
2025-11-05 16:08:27
统一信号如此强烈!推进速度越来越快,已有数十万人更换身份证!

统一信号如此强烈!推进速度越来越快,已有数十万人更换身份证!

李博世财经
2025-11-05 09:56:07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瞻史
2025-10-31 02:20:52
美国肯塔基州货机坠毁遇难人数升至12人

美国肯塔基州货机坠毁遇难人数升至12人

极目新闻
2025-11-06 08:34:58
这菜再贵也要吃,大量上市!通便排毒,杀菌消炎,正当季别错过!

这菜再贵也要吃,大量上市!通便排毒,杀菌消炎,正当季别错过!

江江食研社
2025-11-05 08:30:07
2025-11-06 11:32:49
宝哥精彩赛事
宝哥精彩赛事
感谢有你
351文章数 67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毛主席书法作品首次在美国现身,内容引人关注!

头条要闻

美最高法院就关税政策合法性展开辩论 美财长罕见出席

头条要闻

美最高法院就关税政策合法性展开辩论 美财长罕见出席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白百何好友揭露争奖细节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方向盘?不存在的 特斯拉 Cybercab亚太首秀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亲子
艺术
房产

中国色特别策划 | 故宫技艺与古意新生

教育要闻

这是大材小用吗?北大毕业生考取并入职辅警

亲子要闻

娃无效作业太多,要不要偷偷帮他写?

艺术要闻

毛主席书法作品首次在美国现身,内容引人关注!

房产要闻

江东,给你留「门」儿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