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54年,长安未央宫。
汉景帝刘启面对着七国叛军压境的战报,手指轻敲案桌。大臣们跪满一地,有人主张御驾亲征,有人建议严惩晁错以谢诸侯。
他却挥手让众人退下,只留下周亚夫。
"七国之乱,看似声势浩大,实则不足为虑。"景帝说,"但削藩之事,朕绝不退让。"
![]()
他明白一个道理:该应付的是眼前的叛乱,该死磕的是削藩的大势。三个月后,周亚夫平定七国,而削藩之策从此再无人敢阻。
《资治通鉴》记载这段历史时,司马光特意写道:"知所重,故能成大事。"
不在于你有多努力,而在于你把力气用对了地方。
01、刘邦的"应付术":鸿门宴上的低头,是为项羽头顶的剑
公元前206年,鸿门宴。
项羽的剑已经架在脖子上,刘邦做了什么?
他端起酒杯,笑脸相迎,连说三声"谢项王不杀之恩"。范增在旁边气得直跺脚,项庄舞剑时,刘邦甚至还配合着喊了声"好剑法"。
张良后来问他:"主公不觉得丢人吗?"
刘邦回答:"樊哙对我说,'大丈夫能屈能伸'。我觉得还要加一句——'该屈则屈,该伸则伸'。"
![]()
鸿门宴上的每一次赔笑,都是应付。因为那时候,命都保不住,谈什么尊严?
但仅仅两年后,垓下之战,刘邦用十面埋伏困住项羽。那一夜,他亲自带人唱起楚歌,逼得项羽绝望自刎。
这一次,他死磕了。
因为天下归属,已到了必须分出生死的时刻。
《资治通鉴》评价刘邦:"能忍人所不能忍,方能成人所不能成。"真正的高手,不是不会妥协,而是知道什么时候妥协,什么时候死战。
鸿门宴上赔笑的刘邦,和垓下城外唱楚歌的刘邦,是同一个人。他只是把力气,用在了刀刃上。
02、诸葛亮的"死磕病":为什么六出祁山无功而返
公元228年,祁山前线。
诸葛亮亲率大军北伐,粮草辎重堆满山谷。他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亲自查看每一份公文,就连士兵吃的米都要过目。
司马懿在渭水对岸看着,笑了:"孔明必败。"
果然,诸葛亮累死在五丈原,北伐一事无成。
不是他不够聪明,也不是他不够努力。而是他把"事必躬亲"当成了美德,把所有事都当成了死磕的对象。
![]()
士兵吃什么米,这是该应付的事,交给后勤官就好。可他偏要亲自管。战略方向、用人决策、国家根本,这些才是该死磕的事,但他的精力已经被琐事耗尽。
《资治通鉴》记载,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丞相辛苦,但要懂得取舍。"可惜诸葛亮到死都没听懂这句话。
死磕错了方向,就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你以为你在死磕事业,其实只是在死磕你自己。
03、王安石的"精准死磕":变法十年只抓住一个核心
公元1069年,开封皇宫。
宋神宗问王安石:"新法这么多,从何处着手?"
王安石只说了两个字:"理财。"
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看似繁杂的变法举措,核心只有一个:让国家有钱,让朝廷能养得起强兵。
大臣们每天骂他,说他"聚敛小人",说他"与民争利"。王安石一概不理。
有人问他:"相公为何不辩解?"
![]()
他回答:"该应付的是骂声,该死磕的是国库。辩解没有意义,钱进了国库,才能养兵抗辽。"
十年变法,宋朝国库从空虚到充盈,常备军从不足五十万增至一百二十万。虽然王安石最终罢相,但他为北宋续命了五十年。
司马光虽然反对变法,但在《资治通鉴》中评价王安石:"知轻重,明缓急,虽不尽同意其法,但服其志也。"
真正的智慧,不是把所有事都做好,而是把最重要的事做成。
结语:
读完《资治通鉴》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你会发现一个规律:
凡是成大事者,都懂得两个字——"取舍"。
该应付的事,绝不死磕。就像刘邦在鸿门宴上赔笑,像韩信受胯下之辱,像勾践给夫差尝粪。这不是软弱,这是把精力留给更重要的战场。
该死磕的事,绝不应付。就像汉景帝削藩,像刘邦在垓下死战,像王安石变法理财。这不是固执,这是在关键时刻拿出全部赌注。
今天的职场也是一样:
月度述职报告,应付就好,花里胡哨的PPT不是核心;但年度战略规划,必须死磕,这决定了明年的资源分配。
同事之间的小摩擦,应付就行,笑笑就过去了;但核心利益的冲突,该亮剑时绝不含糊。
老板临时交办的琐事,应付着做,不必追求完美;但能改变职业轨迹的关键项目,熬夜也要拿下。
《资治通鉴》用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告诉我们:
人生是一场精力的分配游戏。
你的时间有限,你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做到一百分。
聪明人的活法,是把九十分的精力,给十分重要的事;把十分的精力,应付九十分不重要的事。
而最笨的人,恰恰相反——他们在不重要的事上死磕,在重要的事上应付。
这不是圆滑,这是清醒。
这不是妥协,这是聚焦。
记住:能应付的事,绝不死磕;需死磕的事,绝不应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