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无大将瞒你千年!诸葛亮弹劾李严的奏章里,竟暗藏6大猛将,在内斗。
李严这个托孤副手,事实结果证明了刘备也看错了人选错了人,但凡是法正、黄权,哪怕刘巴,都不至于发生这样的内斗之事。估计刘备临终前这也是无奈之举,副手的人选当时确实只剩下了李严,刘备做梦也没想到李严不够团结啊,自诸葛亮执政以来,李严一直在要权力要领地要兵马。
![]()
最终,诸葛亮忍无可忍,第四次北伐回军后,诸葛亮正式开始了内斗弹劾李严的整顿行动,拉拢了非常多的文臣武将。因为第四次北伐,其实也取得了不小的胜利,即卤城之战,但李严运粮掉链子,导致不得不撤。《三国志》记载: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张郃。诸葛亮回到成都后,火速上表弹劾,表文叫做《公文上尚书》。
仔细翻看《公文上尚书》,就会发现,其实蜀汉后期不乏能干的文臣武将,光这份表文上,就暗藏着6大猛将。蜀汉之所以越来越差劲,跟猛将之间的内斗也是分不开的,说白了就是不团结,心不往一处使,这些人想要北伐,这些人不想北伐。
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魏延
魏延虽然和诸葛亮北伐战略有所不同,但毫无疑问魏延必须是北伐曹魏的坚定拥护者。弹劾李严这个事情,魏延在表文中就是前二了,北伐是大事,魏延必然站在诸葛亮这边。
![]()
左将军、领荆州刺史吴懿
吴懿是原来刘璋的旧部,也并非益州本土大将,而且吴懿的妹妹吴氏又是刘禅的继母太后,吴懿必然也支持诸葛亮的决策。北伐曹魏兴复汉室是蜀汉的基本国策,国舅爷吴懿自然要支持,站在诸葛亮这边。
督前部、右将军高翔
高翔是荆州南郡人,既参加过汉中之战,也参加过诸葛亮北伐之战。《汉晋春秋》记载: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司马懿还保营。第四次北伐打败司马懿,正是魏延、高翔、吴班这3个大将野战牛逼。
督后部、后将军吴班
吴班也是原刘璋的旧部,也算是国舅爷了,吴班必须是汉室的拥护者了。因为夷陵之战伐吴,吴班都参与了,更别说北伐战争了,吴班就更加接受了,肯定是要打出去的,吴班应该是不畏战的。
行右护军、偏将军刘敏
刘敏在公元244年兴势之战的时候,他是王平的副手。刘敏是蒋琬的亲戚,自然也是北伐曹魏的极力拥护者了。《三国志》记载: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到了兴势之战,刘敏已经能统领一万左右大军独当一面了。
![]()
行护军、征南将军姜维
姜维是诸葛亮收降的天水大将,自然站在诸葛亮这一边了。当时姜维的官职还小,表文中排名是靠后的,后来陆续成长为大将军,接管了蜀汉全国的兵权。
另外,其实像王平、马忠、张懿、张嶷等这些益州本土大将并没有参与弹劾,这也说明了蜀汉内部将领之间还是存在隔阂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