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医生研究3318例癌症死者,揭示癌死规律:三类人群易患癌

0
分享至



傍晚的医院走廊里,62岁的李叔叔静静地坐在长椅上,眼神里透着不安。他刚刚领取了一份详细的体检报告,里面密密麻麻的数据让他和家人揪心不已。

“我们家已经有两个人,因为癌症早早走了。”李叔叔低声对旁边的妻子说道。或许在你身边,也有类似的故事:身边的长辈、熟悉的亲友,身体看似健康,却在某一天突然被确诊为癌症。

为什么有些人似乎更容易患癌?是运气不好,还是另有隐情?这些疑问,曾困扰着无数家庭。近期,权威医学团队解剖了3318例因癌症去世的患者遗体,试图在大量真实数据中,寻找“癌症高发”的规律。



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发现癌症的降临并非完全偶然,而是与生活中的某些人群特征和习惯密不可分。特别是3类人群,患癌风险远高于普通人。你会是其中之一吗?哪些习惯最容易悄悄推高癌症的发生率?

伴随着医疗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有机会获得早筛与干预,但在癌症死亡数据里,依然能见到一些令人痛心的共性。

这3318例解剖结果中,医生们归纳出三类明显的高危群体,并找到了背后的科学依据。

一是慢性炎症与基础疾病者。长期患有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肠息肉、高血糖等疾病的人,体内处于反复或长期炎症状态。慢性炎症会损伤细胞,增加细胞癌变概率。



研究数据显示,慢性胃炎患者发展为胃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达2.7倍,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癌概率也大幅高于常人。

二是生活方式极为不健康的人群。这其中包括吸烟、长期饮酒、经常熬夜、缺乏运动、高油高盐饮食等习惯人群。

统计发现,吸烟者罹患肺癌风险是从不吸烟者的13倍以上,而饮酒过量(超过每日30克酒精)的男性肝癌发生率比非饮酒者高出近45%。



晚上11点后经常还在盯屏幕,长期睡眠不足,身体修复能力下降,免疫监管失灵,也是癌变的温床。

三是忽视体检和癌症家族史的人。大多数被检出晚期癌症的患者,有这样两个共性——本身家族里有多位亲人患癌,自己却极少主动体检或早筛。

医生解剖病例发现,79%的晚期癌症患者在确诊前一年甚至数年未做过相关检查,另据统计,有明确家族史但从不检查的人,患癌概率是普通人2~3倍。

遗传因素和自身疏忽的联合作用,使这类人群走上了“无声癌变”的下坡路。

许多人误以为,癌症往往是突如其来的“噩梦”,其实大部分癌变有着可循的线索和警示。



解剖发现,这些高危人群体内的癌变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

细胞炎症与变异积累。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会使得体内基因修复能力减弱,一次次的慢性刺激让细胞“失控”,迈入癌变边缘。

免疫力下滑,保护机制瓦解。很多患者解剖后,证实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骤降。

医生们发现,吸烟、酗酒、熬夜等习惯可使身体彩卫士“T细胞”减少近30%,让原本可以清除异常细胞的能力快速下降。



癌细胞蔓延,侵蚀多器官。绝大多数晚期癌症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不是原发灶本身,而是癌细胞大范围转移,引发肝、肺等重要脏器衰竭。

解析3318份遗体证实:91%的癌症死者,在发现肿瘤时已存在多处器官受累,意味着如果早发现、早干预,截然不同的结局或许就会发生。

了解了这3318个病例的共性,也给我们每个人敲响了警钟。想远离癌症高发陷阱,权威专家建议重点把握以下三项策略:

调整生活方式,从“微习惯”着手。健康饮食(多蔬果、低油盐、少红肉),坚持每周三天适量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



研究显示,这些日常改变可使整体患癌风险降低18.5%以上。切忌高温油炸、腌制、烟熏等危险饮食,戒烟限酒,每晚十点前入睡。

重视家族史,主动筛查不可少。如果家族中有多位恶性肿瘤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建议每年体检一次,尤其关注易感部位(如肝、胃、结肠、乳腺)。

定期肿瘤标志物+影像学筛查,可以显著提高早诊率,把肿瘤扼杀在萌芽中。

积极治疗原有慢性病,控制炎症。糖尿病、高血压、慢性病毒感染者要规范随访与治疗,避免炎症“反复烧火”。按照医嘱服药、监测、复查,让身体远离慢性损伤的“温床”。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外交部:任何势力胆敢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都是痴心妄想、螳臂当车

外交部:任何势力胆敢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都是痴心妄想、螳臂当车

澎湃新闻
2025-11-14 18:02:26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热搜离谱的“广东缆车口老仙女打砸”事件:光看衣服,就强的可怕

热搜离谱的“广东缆车口老仙女打砸”事件:光看衣服,就强的可怕

嫹笔牂牂
2025-11-14 07:23:33
一乐队主唱被剧院电动座椅架挤压离世,事发场馆:已与家属协商!有市民称该场馆内座椅系一体化设计,可折叠收上墙

一乐队主唱被剧院电动座椅架挤压离世,事发场馆:已与家属协商!有市民称该场馆内座椅系一体化设计,可折叠收上墙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4 16:17:10
大疆之后,深圳五个年轻人,又杀出一个“全球第一”!

大疆之后,深圳五个年轻人,又杀出一个“全球第一”!

史纪文谭
2025-11-12 11:24:53
大爷打了女婿的狗,女婿怒斥:要么道歉要么滚,大爷:我选第三种

大爷打了女婿的狗,女婿怒斥:要么道歉要么滚,大爷:我选第三种

惟来
2025-11-14 07:57:18
随着荷兰1-1波兰,德国2-0,世预赛最新积分榜:克罗地亚进世界杯

随着荷兰1-1波兰,德国2-0,世预赛最新积分榜:克罗地亚进世界杯

侃球熊弟
2025-11-15 04:49:44
400万亿什么时候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400万亿什么时候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混知房产
2025-11-13 20:41:06
红军长征,项英为何喜形于色地留下?陈毅:他的想法让人哭笑不得

红军长征,项英为何喜形于色地留下?陈毅:他的想法让人哭笑不得

顾史
2025-11-14 10:14:17
快报!快报日本突然宣布了

快报!快报日本突然宣布了

忠于法纪
2025-11-15 09:22:48
反转来了!被告人律师称,狗主人郭某或是被自己的猪队友误伤致命

反转来了!被告人律师称,狗主人郭某或是被自己的猪队友误伤致命

火山诗话
2025-11-14 07:08:14
比福建舰更牛的力量出现?军事专家项立刚预言,相当于100艘航母

比福建舰更牛的力量出现?军事专家项立刚预言,相当于100艘航母

墨兰史书
2025-11-14 12:15:03
刚攻下红军城,普京政府通告全球:中俄不必缔结同盟,赢家不是俄

刚攻下红军城,普京政府通告全球:中俄不必缔结同盟,赢家不是俄

林子说事
2025-11-15 07:40:17
冠中冠:赵心童惨败特鲁姆普无缘决赛,准神自称只发挥了一成实力

冠中冠:赵心童惨败特鲁姆普无缘决赛,准神自称只发挥了一成实力

世界体坛观察家
2025-11-15 06:42:26
中美GDP预测,美冲上217万亿屈居第二,中国反超71万亿,登顶第一

中美GDP预测,美冲上217万亿屈居第二,中国反超71万亿,登顶第一

卷史
2025-11-14 15:36:27
独行侠老板悄然纠错!纠正哈里森留下的安东尼・戴维斯乱局

独行侠老板悄然纠错!纠正哈里森留下的安东尼・戴维斯乱局

夜白侃球
2025-11-15 09:56:46
挑衅!沈伯洋现身德国,叫嚷“来抓我啊”,大陆再出手,杀鸡儆猴

挑衅!沈伯洋现身德国,叫嚷“来抓我啊”,大陆再出手,杀鸡儆猴

面包夹知识
2025-11-14 00:13:50
山西血案死者妹妹双标发引众怒!自私刻进骨子里,网友:脸都不要

山西血案死者妹妹双标发引众怒!自私刻进骨子里,网友:脸都不要

三农老历
2025-11-15 03:17:52
吴石的后人有点意思:明明父亲是烈士,儿子吴韶成在河南格外低调

吴石的后人有点意思:明明父亲是烈士,儿子吴韶成在河南格外低调

小虎新车推荐员
2025-11-14 14:54:30
车辆撞断江堤护栏冲入长江,至少一人不幸身亡;浦东应急局:他1个小时内被救上来

车辆撞断江堤护栏冲入长江,至少一人不幸身亡;浦东应急局:他1个小时内被救上来

极目新闻
2025-11-14 13:54:58
2025-11-15 10:11:00
冷夜说
冷夜说
感谢关注,持续更新
1710文章数 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方对高市早苗的愤怒升级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方对高市早苗的愤怒升级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银行直供房激增 有房产低于市场均价54%

科技要闻

2025年天猫双11近600品牌成交破亿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书法界惊呆了!14字狂草为何让专家称赞不已?

亲子要闻

教育部最新发布:建议0-3岁幼儿禁用视屏类电子产品!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