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家族没有一个患癌症的?真的有防癌体质一说吗?
![]()
45岁的李先生平时酷爱健身,体检报告上各项指标都正常,也没有任何癌症家族史。
前阵子单位组织年度体检,同事劝他加做肠镜和胃镜筛查,他却摆摆手拒绝:“我年轻、身体好,又没家人得癌,肯定是‘防癌体质’,没必要花这冤枉钱。”
可就在半年后,李先生开始频繁腹泻,大便偶尔带黏液,起初以为是吃坏了肚子,直到体重莫名下降5公斤,才慌了神去医院检查。
肠镜结果出来,他被确诊为结直肠癌——这个结果让他难以置信,自己明明符合“不用筛查”的所有条件,怎么会得癌?
其实李先生的困惑,很多人都有。
网上流传“年轻人、无家族史、身体好的人不用做肿瘤筛查”,还说有些人天生有“防癌体质”,这些说法到底靠谱吗?
从医学角度看,这背后藏着很多容易被忽视的误区。
一、“3种人不用做肿瘤筛查”?!这些误区害了不少人
![]()
所谓“3种人不用筛查”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1. 年轻人就不会得癌?
癌症早已“年轻化” 过去大家觉得癌症是“老年病”,但近年来,肺癌、结直肠癌、胃癌等都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
数据显示,我国30岁以下结直肠癌患者占比已达12.1%,最小发病年龄仅14岁;20-40岁的肺癌患者中,约80%没有吸烟史,长期熬夜、焦虑、高脂饮食是主要诱因。 年轻人的癌症往往进展更快,因为身体代谢旺盛,癌细胞增殖速度也更快。
2. 没家族史就安全?
80%癌症是“散发性” 李先生一直觉得自己没有癌症家族史,就等于有了“免癌符”,但医学数据显示,约80%的癌症属于“散发性癌症”,患者无明确家族遗传背景。
癌症的发生更多与后天因素相关:长期吸烟、酗酒、接触甲醛等致癌物、慢性炎症(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肝炎、溃疡性结肠炎)、长期便秘等,都可能独立诱发癌症。即使没有家族史,长期处于高风险生活状态,患病概率也会大幅增加。
3. 身体好=不会得癌?
多数早期癌症没有任何典型症状,比如早期胃癌可能只是轻微消化不良,早期肺癌可能仅偶尔咳嗽,这些症状很容易被忽略。 等到出现疼痛、消瘦、出血等明显不适时,癌症往往已经进展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和病死率都会大幅上升。
肿瘤筛查的核心价值,就是发现这些“无症状的早期病变”,这也是李先生体检正常,却需要加做专项筛查的关键原因。
二、所谓“防癌体质”,其实是“低风险生活的叠加”
![]()
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人,长期吸烟、喝酒却没患癌,而有些人生活规律,却不幸中招,这让很多人误以为存在“天生防癌体质”。
但从医学角度看,所谓“防癌体质”,本质是多种低风险因素的叠加,而非天生的“免癌基因”:
1. 遗传只是“降低风险”,而非“绝对免疫”
部分人因遗传因素,抑癌基因(如P53、BRCA1/2)功能稳定,癌细胞突变和增殖的概率相对较低。
但这仅能“降低风险”,不能“完全免疫”——即使遗传背景良好,长期暴露在高浓度致癌物中,仍可能发生癌变。
反之,有癌症家族史的人,也不是“必然会得癌”,只是风险相对更高,需要更早、更频繁地筛查。
2. “不易患癌”的人,都做到了这几点
那些看似“百毒不侵”的人,其实是长期践行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饮食上:少吃油炸、腌制、加工肉类,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优质蛋白,保证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摄入,减少致癌物蓄积;
习惯上:不吸烟、少饮酒,规律作息不熬夜,避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紊乱;
健康管理上:主动治疗慢性基础病,比如根除幽门螺杆菌、切除肠道息肉,阻断癌前病变的发展。
简单说,“防癌体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出来的”。
三、科学肿瘤筛查:因人而异,而非“一刀切”或“完全不做”
![]()
肿瘤筛查的核心是“风险分层”,根据年龄、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而非“所有人都做一样的检查”,更不是“有人可以完全不做”:
1. 低风险人群(无家族史、年轻、生活习惯健康)
筛查起始年龄:40岁后开始基础筛查; 重点项目:每年一次大便潜血试验(筛查结直肠癌)、乳腺B超(女性)、TCT+HPV(女性,30岁后);每5-10年一次肠镜(结直肠癌)、胃镜(胃癌);50岁后增加每年一次低剂量螺旋CT(肺癌)。
2. 高风险人群(有家族史、慢性病史、不良习惯)
筛查起始年龄:提前5-10年,比如结直肠癌家族史者40岁前开始肠镜筛查
筛查频率:如每年一次肠镜、每2年一次胃镜;
针对性项目:乙肝/丙肝患者每6个月查肝功能+肝脏超声;吸烟者每年一次肺癌低剂量CT;BRCA突变者提前做乳腺、卵巢专项筛查。
癌症面前,没有“豁免权”,只有“主动权” 李先生的经历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不存在绝对“不用做肿瘤筛查”的人群,也没有天生“防癌体质”。
癌症的发生是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而筛查和健康生活,是我们掌控风险的唯一方式。
不要因为“年轻、没家族史、身体好”就忽视筛查,也不用因为“有风险因素”就过度焦虑。
毕竟,在癌症面前,“主动预防”永远比“被动治疗”更有价值。早一次筛查,就多一份安心,也多一次抓住早期病变的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