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东国惠13亿接盘通裕重工20%表决权,国资入主+海上风电本地化采购预期升温。
10月13日至14日,通裕重工(300185.SZ)完成董事会与管理层换届,创始人团队集体退出,山东国惠资本正式接管。这家风电主轴龙头企业从珠海国资控股转变为山东国有企业,标志着其战略重心彻底转向山东海上风电产业布局。
![]()
控制权交割:
13.41亿交易背后的国资棋局
2025年5月6日,珠海港集团与山东国惠资本签署协议,以每股2.22元转让15.50%股份(合计13.41亿元),并将剩余4.83%股份表决权委托给山东国惠。8月28日,股份过户完成,山东国惠以20.33%表决权成为控股股东,通裕重工实际控制人由珠海市国资委变更为山东省国资委。
此次交易不仅是资本层面的转让,更是地方国资对战略性资产的重新配置。珠海港集团在2021年收购通裕重工后,未能充分整合新能源板块,叠加风电行业周期性调整,最终选择退出。而山东国资的接手,与其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相关——山东省正加速推进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通裕重工作为国内风电主轴龙头企业,成为补强产业链的关键落子。
![]()
管理层重组:山东国资主导战略协同
新董事会9名成员中,6名非独立董事均由山东国资体系委派。董事长刁菡玉同时担任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原董事长刘伟改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形成“国资掌舵、职业经理人执行”的治理结构。财务总监王龙飞来自山东出版投资体系,技术副总石爱军等留任,体现“国资把控财务与战略,原有团队专注运营”的平衡思路。
更深层的意图是山东国资通过人事安排强化对通裕重工的垂直管理。刁菡玉兼任公司党委书记,表明党组织与公司治理结构深度融合。
![]()
产业协同:
从单一部件商到海上风电生态核心
通裕重工的技术能力是山东国资看重的基本盘。其“风电主轴”产品曾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这些产品与技术,正是山东海上风电大型化、高端化急需的支撑。
山东发展集团将通裕重工定位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中心”,未来可能从三方面整合资源:
1.本地市场优先:依托山东加速推进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通裕重工有望受益于本地化采购政策导向;
2.产业链互补:山东国惠旗下拥有风电整机、储能等企业,通裕重工的主轴、转子房等产品可嵌入整体解决方案;
3.资金与研发支持:国资背景提供低成本资金,助力攻关18MW以上更大功率主轴技术。
![]()
国资主导下的转型挑战
风电行业仍面临整机价格战、原材料波动等压力,通裕重工需在国资体系中保持研发效率与客户响应速度。其核电、环保装备等多元化业务是否会因聚焦风电而被调整,尚待观察。
此次控制权变更折射出中国风电产业深度整合趋势——地方国资正通过收购龙头企业,构建区域性新能源生态圈。通裕重工作为山东“海上风电崛起”战略的一环,其后续整合成效,将成为国企改革与产业协同的重要范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