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深秋的芙蓉溪畔依然花开成景
夹岸芙蓉竞相绽放
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
三醉芙蓉
芙蓉花,又名木芙蓉、拒霜花、木莲、地芙蓉、华木、酒醉芙蓉等,原产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华南地区,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水湿。

木芙蓉花一般都是朝开暮谢,还是花中的“变脸”高手。木芙蓉开花的时候,由于受一天光照强度的不同影响,花瓣内的花青素浓度改变,花色一日三变。清晨初开时呈洁白或淡红,午后转为粉红色,傍晚颜色加深,可谓是“朝如初雪晚如霞”,故又名“三变花”“三醉芙蓉”“弄色芙蓉”。
![]()
![]()
![]()
有些木芙蓉花瓣一半为雪白色,一半为粉红色或紫色,因此又被人戏称“鸳鸯芙蓉”。
![]()
溪名芙蓉
旧地方志载:“芙蓉溪在州(绵州)东北二里,源自彰明境,迤逦百里,至城东北入涪水,两岸多芙蓉,故名。”
![]()
![]()
![]()
而关于芙蓉溪的来源,还流传着一个故事。很久以前,从东方大海上一座仙岛飞来一位美丽善良的芙蓉仙子,她看见一条小溪两岸山清水秀,风景绮丽,便撒下花种,大地上顿时开满异彩缤纷的芙蓉花。
![]()
这事触动了潜伏在涪江中的青龙,以为芙蓉仙子抢占了他的地盘,便作法弄术,掀起狂风暴雨,将两岸的芙蓉花摧毁殆尽。芙蓉仙子大怒,与青龙大战三百回合,最终祭起芙蓉宝剑,将青龙剁成两段,将其化为两山,从此芙蓉重新吐艳。

![]()
![]()
人们因事起名,就把这条小溪改名为“芙蓉溪”,并在江上建起“芙蓉溪桥”(即“芙蓉桥”),将斩断的青龙,一曰青龙山,一曰老龙山。
![]()
在隋末唐初,遍植芙蓉的芙蓉溪已经成为绵州城的风景游乐区,文人雅士常汇聚于此,吟风颂雅,芙蓉溪被誉为“巴西第一胜景”。
![]()
芙蓉照水
今天的芙蓉溪从仙人桥经游仙广场到芙蓉花溪乡村旅游环线,沿岸数十里又遍植芙蓉花,再现了昔日的“芙蓉胜景”。每到秋冬交替时节,清秀淡雅的芙蓉绽放,一天比一天娇艳。

![]()
![]()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燕脂色未浓”,芙蓉临水而立、风姿绰约,好似晨起梳妆或午后微醺的美人儿,令人醉赏。
![]()
![]()
![]()
![]()
![]()
![]()
![]()
钟情于芙蓉溪又何止芙蓉花
林下五颜六色的小花也不遑多让
纷纷露出笑脸与芙蓉争妍
正如宋代诗人唐庚诗云
“人间八月秋霜严,芙蓉溪上春酣酣”
![]()
![]()
![]()
![]()
![]()
![]()
![]()
![]()
赏花线路
![]()

绵阳财经校

游仙消防大队
![]()
![]()

渔人码头

金山驿大草坪
![]()
![]()

望江滩湿地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此时的芙蓉溪
不是春朝,胜似春朝
编辑:文韬
校对:张闰棋 刘虹
审核:谭沙沙
(文中部分图片由网友无影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