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联装发射箱在阳光下折射冷冽金属光泽,远火王者PHL-191的亮相,改写了现代火炮的定义边界。
在东南沿海一场代号“海峡雷霆-2025A”的实弹演习中,两门PHL-191远程箱式火箭炮锁定目标。16枚300毫米制导杀爆弹呼啸升空,瞬间将模拟台湾永安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靶标化为火海。硝烟散去,靶心位置焦黑弹坑的误差未超过一米。
![]()
这款火箭炮在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式首次亮相,随后在2022年台海演习和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中多次展示战力,被将士们称为“远火之王”。它采用模块化设计,射程覆盖500公里,精度达到米级,搭配国产CL-20高能炸药后威力堪比战术核弹。
模块化革新:五分钟切换弹种的战场全能王
PHL-191最革命的突破在于其模块化发射系统。每个标准规格的集装箱式发射箱,能适配三种弹药:300毫米火箭弹、370毫米火箭弹和750毫米战术导弹。
![]()
BM-30“龙卷风”火箭炮
传统火箭炮如BM-30“龙卷风”装填需40分钟至一小时,而PHL-191凭借液压起重机加机械臂,仅需5分钟就能完成再装填。
这种“乐高式”设计让同一发射车可混装多种武器。左侧挂载300毫米火箭弹打击70公里内目标,右侧搭载370毫米火箭弹应对300公里外目标;换上BRE-10战术导弹,射程更“暴增”至600公里。
模块化设计大幅提升了战场适应性。PHL-191的发射车配备两组发射箱,打完一轮后无需在危险环境下一枚枚装填,可直接更换预装好的发射箱,使持续打击能力成倍增长。
![]()
别以为火箭炮还是“铺天盖地不讲精度”的武器。PHL-191搭载的北斗卫星+惯性导航复合制导系统,使其圆概率误差控制在10米以内,末端精度甚至达到米级。
在2025年海峡演习中,一枚370毫米火箭弹从280公里外精准贯穿模拟指挥所的“窗户”,精度堪比从上海高尔夫球场一杆进洞杭州西湖球洞。
这得益于三重精准保障:惯性陀螺仪的方向稳定、北斗卫星每0.5秒的位置修正指令,以及末端红外摄像头匹配预设地形图。
![]()
叠加地形因素,站得高、打的远
射程覆盖更是跨越式发展。300毫米火箭弹覆盖70-150公里,370毫米火箭弹覆盖280-300公里,而750毫米战术导弹打击半径达500公里以上。这一射程范围,从中印边境发射可覆盖印度首都新德里。
PHL-191的真正杀手锏在于其配备的CL-20高能炸药。这种被称为“世界最牛非核单质炸药”的化合物,爆轰速度达9500米/秒,威力是普通TNT的三倍。
CL-20的学名为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爆轰速度9500米/秒,爆炸压力405兆帕,超越了之前的“炸药王牌”奥克托金。
![]()
中国科学家攻克了CL-20大规模生产的安全和效率问题,2016年相关研究获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
一枚BR10火箭弹可装500公斤CL-20,换算成TNT当量达1500公斤。一个PHL-191火箭炮旅(12辆发射车)一轮齐射24枚,总威力相当于36万吨TNT,超过美国B61战术核弹的常规当量。
![]()
与战术核弹相比,CL-20爆炸后只产生二氧化碳、氮气和水蒸气,没有核辐射污染,使用限制少,成本极低。BR10单枚成本约100万元人民币,而B61战术核弹单价高达2700-2800万美元。
成本经济学:1/10导弹价格的战略威慑
PHL-191的经济性令人惊叹。单发制导火箭弹成本约15万美元,而同等射程的战术导弹单价高达150万美元。一个连级单位(8辆发射车)齐射64枚火箭弹,总成本仅960万美元,却能形成堪比导弹攻击的火力密度。
![]()
这种价格优势使饱和攻击成为可能:用20-30枚制导火箭弹压制一个防空阵地,总费用不过300-450万美元,而拦截方需消耗价值数千万美元的拦截弹。
台军推算,拦截1000枚191远火需消耗2000枚爱国者导弹,而“爱国者”PAC-3单价高达200-400万美元。台军的爱国者存量仅数百枚,全台中远程防空导弹总数约800-1000枚,难以应对饱和打击。
这种成本优势形成了一种战略威慑:用廉价弹药消耗敌方昂贵拦截系统,为后续精确打击创造突破口。
![]()
PHL-191的战场应用远超传统火箭炮概念。配备杀爆战斗部的制导火箭弹一经引爆,内置上万枚钢珠会立即向四面八方爆开,结合空爆模式引信,确保在较大面积内实现毁灭性打击。
相比俄乌战场上使用的海马斯M30子母式战斗部(内部404枚子弹药),PHL-191的杀伤效果更加显著。外界曾将美制M270称为“钢雨”,而给PHL-191冠以“钢冰雹”和“数百公里级别的狙击步枪”的称号。
![]()
在模拟攻台推演中,12门PHL-191首轮齐射即可覆盖3.6平方公里区域,相当于台北松山机场的面积。火箭弹可配备多种战斗部:子母弹对机场跑道实施“面杀伤”,钻地弹对付地下工事,末敏弹专门攻击装甲目标。
体系作战:智能热毁伤时代的到来
PHL-191与“飞龙-60A”巡飞弹的结合,使传统火箭炮升级为“智能打击系统”。这款巡飞弹是首款专门为火箭炮设计的智能弹药,最远能飞100公里,制导方式采用“惯性+卫星+图像末制导”。
![]()
巡飞弹充当“空中哨兵”,飞出去监视战场,传回画面,计算火控参数,引导火箭弹跟踪移动目标。它甚至能在发射后临时更换目标,与其它巡飞弹组队配合,完成“发现-打击-评估”全流程。
PHL-191配“飞龙-60A”,12辆发射车短时间内能打240枚巡飞弹,理论上端掉200多个分散目标。这种多目标打击能力,是单弹头核弹无法比拟的。
2025年6月演习中,侦察卫星—量子通信—氢化镁弹头构成闭环杀伤链,实现了对地下指挥所的外科手术式打击。
![]()
火箭炮打出的弹雨笼罩目标区,爆炸声震耳欲聋。PHL-191远程火箭炮的列装不仅重塑了解放军的火力打击体系,更重新定义了现代战争的规则。它拥有战术核弹级的威力,却比巡航导弹更准,保持了火箭炮的低成本,还能像智能装备一样自适应战场。
当美俄还在争论“威力和精度哪个更重要”时,中国用PHL-191给出了“全都要”的答案。昔日所谓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在PHL-191登场后已成为历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