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时候很脆弱,脆弱到一阵风就能将其吹灭;但生命有时候又很顽强,顽强到能在绝境中绽放出最绚烂的光芒。我们在病房里,见证着这脆弱与顽强的交织。”
一位父亲的自述:
儿子38天的救治历程
三十八道昼夜的轮回,从命悬一线到转危为安。此刻执笔,那些惊心动魄的片段在脑海中不断闪回,写下这段刻骨铭心的就医经历,既是对医疗团队的深切感激,也是对生命奇迹的虔诚记录。
突遭变故,命悬一线
![]()
2025年3月7日下午,我和妻子带着高烧、腹胀了两天的儿子童童(化名)紧急转院至西安市儿童医院普外一科。抵达时,孩子腹胀明显、面色苍白、意识模糊。接诊医生仔细询问了病史,查体后,神情骤然凝重:“孩子极有可能是直肠穿孔并感染性休克,情况危急,必须立刻完成术前检查!”说完便第一时间为我们开通了检查绿色通道,加急引导我们前往影像科和夜间急诊B超室,迅速协调完成了相关检查。最终,检查结果印证了医生的判断——直肠穿孔。当再次告知我们“孩子肠穿孔且腹腔严重感染,必须马上手术”,我和妻子瞬间慌了,“严重感染?危及生命吗?手术危险吗?.......”一连串的疑问竟让我一时凝噎,只是空洞地盯着眼前这位医生。眼前这位医生把手中的检查单放下,扭头对我说,“我们会全力以赴,你们也要坚强”。
这一句话,让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位郭医生。
生死时速,彻夜救治
![]()
当天晚上,童童被推进手术室。漫长的等待,次日凌晨5点,手术室门终于打开,郭医生走向我们,耐心向我们解释:
“手术很成功,但感染扩散至全腹腔,脓液堆积严重,部分直肠已坏死……”他的声音有些沉重,“目前孩子仍未脱离危险期,需要转入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继续治疗。我们普外一科团队每天会来查房,与SICU共同制定诊疗方案。”
![]()
我和妻子紧紧攥着手早已被汗水浸湿,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流。郭医生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们会24小时严密监护,有任何情况会及时处理。”
接下来的三天,我和妻子寸步不离地守在SICU门口。郭医生每天都去SICU查看童童的情况,从体温、血压到感染指标,他总是用最通俗的语言解读病情,并反复叮嘱我们:“孩子很坚强,你们也要有信心,只有把自己照顾好,才有力气照顾孩子。”
3月11日,童童从SICU转回普外一科病房,我和妻子多日高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
一波三折,医者仁心
![]()
然而,转入回病房后,童童的康复之路再起波澜。
术前严重的腹腔感染波及肺部,从CT 结果上就能看出肺炎合并膈顶脓肿。科主任请了多学科会诊,考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郭医生告诉我们脓液粘稠,B超引导下穿刺效果不好,需要胸腔闭式引流彻底清除脓液。
我和妻子没有丝毫犹豫:“只要对孩子好,我们全力配合!”
4月3日,童童在全麻下进行开胸引流术,呼吸科同步进行支气管镜灌洗,手术顺利。术后虽再次转入SICU,次日上午,郭医生便带来了好消息——童童体温降至正常,精神明显好转。“小家伙还和我聊天了,问他认不认识我,他说'认识';问他要不要跟我走,他说'可以'。"
康复出院,感恩永存
![]()
经历38天的生死考验,童童于4月12日康复出院!
现在,2岁多的童童时常对我跟我妻子说:“郭伯伯说要好好吃饭,长高高、长胖胖。”
或许有一天,童童不会记得这次生死经历。但等他长大后,我们会告诉他,在他两岁那年,曾有一位穿着白大褂的超级英雄,帮助他守护生命领地。
这份恩情,我们将铭记一生,此刻借用西安市儿童医院的平台,希望将这份关于守护和感恩的故事永远延续。
![]()
排版:宣传科 侯晶晶| 审核:宣传科 杨馥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