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那段英雄辈出的历史长河中,刘备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成为了备受瞩目的人物。
他从一介织席贩履之徒,最终成就蜀汉霸业,其传奇经历令人惊叹。
但人们往往更多关注他的政治才能与领导风范,却忽略了他的武艺。
实际上,刘备能在乱世中崛起,绝非仅靠谋略与仁义,其自身的武功也不可小觑。
![]()
那么,这位蜀汉开国皇帝早年的武艺从何而来?他的武术导师究竟是谁呢?今天,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探寻刘备那些不为人知的早年经历和武艺来源。
刘备的武艺初现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乃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然而,到了刘备这一代,家道已然中落,他自幼丧父,与母亲以贩履织席为生。
生活的困苦并未磨灭刘备的志向,反而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十五岁时,刘备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 由此,刘备开启了一段影响他一生的求学之旅。
卢植,何许人也?在当时,他可是一位声名远扬的大儒。
据《后汉书・列传六十四》记载,卢植 “身长八尺二寸,音声如钟。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不好辞赋,能饮酒一石。”
![]()
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武艺高强,可谓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在宋朝以前,文武尚未完全分家,要成为大儒,精通射御之术是必备条件。卢植先后担任九江和庐江太守,皆因他的武功高强,能够平定当地的叛乱。如 “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 可见其在军事方面的卓越才能。
刘备投身卢植门下,不仅在学识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他有机会接触到武术的学习与训练。卢植深知在乱世之中,武力的重要性,因此,他传授给刘备的,很可能是以武功为主。
在卢植的悉心教导下,刘备逐渐练就了一身不凡的武艺。这为他日后在乱世中闯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战中磨砺武艺
刘备学成之后,恰逢黄巾军叛乱,天下大乱。刘备毅然投身于镇压黄巾军的战斗中,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
刘备凭借着自己的武艺和勇敢,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被朝廷任命为安熹县县尉。这是刘备首次凭借武力在仕途上崭露头角。
![]()
然而,刘备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在担任安熹县县尉期间,他因不满郡府督邮的轻慢,一怒之下将督邮捆绑起来打了两百刑杖,然后抛弃官职,逃亡而去。这件事充分展现了刘备的血性与果敢,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对自己武力的自信。
此后,刘备辗转多地,先后依附于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武艺也在实战中不断得到磨砺和提升。
例如,在与曹操的多次交锋中,刘备虽屡战屡败,但每次都能成功逃脱,这除了他善于用人和谋略之外,自身高强的武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那个冷兵器时代,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若没有一定的武艺,很难在乱军之中保全自己。
独特的剑术 “顾应法”
在刘备的武艺中,最为人称道的当属他的剑术。
在整个后汉三国时期,流传下来两套著名的剑法,一套是马超的 “出手法”,另一套便是刘备的 “顾应法”。
明代《文武通才》和梁辰在《兵书战纪即用》一章中特别提到:“法有剑经,术有剑侠,故不可测,逝者数十氏焉,惟卞庄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主之顾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超之出手法,其五家之剑庸或有传,此在学者悉心求之,自得其命也。”
由此可见,刘备的剑术在当时具有相当高的地位,能够与马超等剑术名家相媲美。
那么,刘备的 “顾应法” 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剑术呢?一种解释认为,它是双剑或者剑和剑鞘配合的技法;另一种解释则是双手各持一件兵器作战,结合剑招之刺、削、扁、切等等。
刘备的兵器是雌雄双股剑,简称双股剑,也叫鸳鸯剑。右手持剑重 6 斤 4 两,左手雄剑重 7 斤 3 两,左手拿得重,刘备有可能是个左撇子。鸳剑长度在 3 尺 7 寸,鸯剑长度在 3 尺 4 寸,左右两剑长度稍有差异,在古代属于长剑一类,且是纯镔铁打造的重武器,绝非普通的武术表演道具。在马战为主的冷兵器时代,关羽和张飞都选择了用长兵器,而刘备却选择了中短武器,这无疑是对自己个人武力有充分信心的体现。
![]()
说到这,突然想起《三国演义》中,在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时,关羽和张飞联手,与吕布激战三十回合仍未占上风。此时刘备双股剑出手,三人合力,吕布很快就支撑不住了。要知道吕布可是三国第一猛将,手中方天画戟威力巨大,众多成名大将在他面前走不过一个回合就被斩于马下,而刘备却敢提剑与之对战,足见其剑术之高超。
尽管《三国演义》中 “三英战吕布” 的情节不能作为史实依据,但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刘备参与的诸多战斗足以证明他剑术的高超。他凭借精湛的剑术,在战场上多次立下战功,令敌人闻风丧胆。
箭术不凡,许田围猎显技
除了剑术高超,刘备的箭术同样十分了得。在许田围猎之时,有这样一段记载:大汉天子刘协射鹿三箭不中,而刘备却能在仓促之间射中忽然窜出的兔子。虽然这段情节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有艺术加工成分,但从侧面反映出刘备箭术的精准。
在那个时代,箭术是一项重要的军事技能,对于将领来说至关重要。刘备拥有如此高超的箭术,无疑大大增强了他在战场上的综合战斗力。无论是在远距离攻击敌人,还是在关键时刻自保,箭术都能发挥关键作用。
武术导师卢植的深远影响
从刘备的早年经历和武艺展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武术导师卢植对他的深远影响。卢植不仅传授给刘备武艺,更以自己的品德和志向感染着他。卢植的刚毅大节、济世之志,都在刘备心中种下了理想的种子。在卢植的教导下,刘备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更培养了坚韧不拔、宽厚仁德的品质。这些品质成为了刘备日后成就霸业的重要基石。
![]()
刘备在卢植门下学习期间,还结识了公孙瓒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在学习和交流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这种人脉关系在刘备日后的创业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公孙瓒在刘备早期的军事生涯中给予了他很多支持和帮助。
刘备的早年经历和武艺来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立体、丰富的刘备形象。他并非只是那个在《三国演义》中爱哭鼻子、以仁义著称的君主,更是一个有着高强武艺、果敢血性的英雄人物。
他的武术导师卢植,虽未在历史上留下太多关于教授刘备武艺的直接记载,但从刘备的种种表现中,我们不难推断出卢植对他的巨大影响。
刘备凭借着自己的武艺和智慧,在乱世中一步步崛起,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尊敬的人物。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多么卑微,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过人的才能,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正如刘备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平民,成长为蜀汉的开国皇帝,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奋斗的力量和梦想的价值。在今天,我们也应该从刘备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拼搏。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指正修改错误之处,发表不同看法。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