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康熙是洪承畴儿子”的八卦可谓是火遍全网,还不了解的建议读一下周老师这篇《》。有朋友问我这个学历史的怎么看?我怎么看,当然是开包瓜子嗑着看。不过我确实没想到,这么个野史梗竟然逼得,语气之严肃,仿佛真的是在捍卫什么重大历史真相。
历史八卦千千万,唯独清史辟谣特别快。江湖传闻刘备不是中山靖王之后,蜀汉粉丝一笑置之;朱元璋的“钩子文学”传得飞起,大家也只当段子听。可一到洪承畴和康熙的绯闻,专家就立马拍案而起,让人不禁哑然失笑:同样是换种文 学,怎么到清朝这里就急眼了?
![]()
先说刘备,民间早就传闻他根本不是中山靖王之后,纯属冒充皇亲,不过这可没见三国迷急眼,反而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毕竟《三国演义》本来就有七分虚,刘备是先祖名字都是罗贯中虚构的。而朱元璋的“钩子文学”更是经典,从画像到身世都被网友玩坏了,也没见明史专家开新闻发布会澄清。
可一到清朝就画风突变。洪承畴和康熙的八卦刚冒头,专家就火速回应“纯属无稽之谈”,采样严谨性、家谱真实性说得一板一眼。同样是有待商榷的野史,怎么清史就享受了VIP级别的辟谣待遇呢?
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某些群体当初天天蛐蛐李世民是胡人时候,也没按照历史学的正常套路来。那时候吹起胡人简直是嘚瑟至极,怎么现在我们依葫芦画瓢,某些人就破防了呢?
当然清史研究确有困难。比如正史不好聊的民族问题,野史反倒能插科打诨。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悲惨事件在正统史观里永远是个疙瘩。可一旦接受“换种论”,一切突然通畅——都是阶级内部矛盾嘛!
《清史》修了这么多年还没定稿,史观纠结得像一团乱麻。阶级史观、民族史观、团结史观,选哪个都打脸。野史反倒轻松解套:看,这就是阶级问题!
![]()
至于那个专家说基因检测不可靠,要靠正规学术机构采样。但此前光绪帝官方说法是病逝的,百年之后一验却真的是砒霜毒死的,打脸啪啪响。
而且已故的金庸老爷子也躺枪了,《书剑恩仇录》里乾隆是汉人的设定,被网友解读为“包衣后代在暗示什么”。查氏家族在清朝为官者众,金庸小时候听家族八卦写进小说,这个推理链条竟然莫名自洽!
说白了,网友并不一定真的相信洪承畴是康熙亲爹,而是享受这种解构所谓权威的快感。当正统史学对某些敏感问题避而不谈时,野史就成了民间智慧的宣泄口。专家越是义正辞严,网友越是来劲:你看你这么着急否认,是不是心虚啊?
其实破解方法也简单,光绪帝遗骸可以验DNA,其他清朝皇室遗骸为何不能?爱新觉罗后裔做个基因检测,真相大白天下,岂不干净利落?
历史有时候比小说更有趣。当专家对野史如临大敌时,反而暴露了正统史学的软肋。其他朝代的传闻大家一笑而过,唯独清史能让学界跳脚,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总之我这学历史出身的,比大家更希望看热闹。
(全文完)
关注小号防失联
为了保持正常接收推文
还望大家能够将“少爷写春秋”设为星标
并多多点亮右下角“在看”
拜托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