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城称帝,建元大明,年号洪武。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自然要对自己手下的这些功臣进行封赏,徐达、常遇春等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封赏大会结束后,朱元璋又留他们在家吃饭,众人一边喝酒一边回忆当年。
此时朱元璋回想起一人,顿感悲伤……
![]()
朕的好兄弟
说起明太祖朱元璋,很多人觉得他是一个杀害功臣的暴君。
但实际上,朱元璋也并非铁石心肠,他杀害功臣只是出于无奈,谁让老天爷提前把他的太子叫走了呢。
朱元璋刚称帝的时候,他的内心还很“柔软”,一旦想起一些故人,他就会忍不住悲伤流泪。
![]()
胡大海就是一位令朱元璋悲伤不已的猛将,他也是那个令朱元璋在“庆功宴”上流泪的人。朱元璋对众人说:“都怨我,胡大海本来也应该在这里的,我不该让胡大海绝嗣啊!”
朱元璋为什么会这么说?
胡大海绝嗣与朱元璋有什么关系?
难道胡大海一家的死另有隐情?
![]()
胡大海,字通甫,安徽虹州人。
胡大海最显眼的特点就是他的身高,胡大海不愧“大海”之名,真的非常“大”,远远看去,他跟别人不是一个海拔。
除了身高,胡大海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铁面”,他没有什么表情,但并不是“喜怒不形于色”,而是情绪起伏非常小。
![]()
有个成语叫“铁面无私”,经常用来形容那些秉公执法的官员,难道那些官员是因为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才“无私”的吗?
当然不是,这些官员“无私”是因为他们内心坚定,情绪波动小,不会因为外界干扰而做出错误的判决。
胡大海就是一个“铁面”。
![]()
公元1353年冬天,朱元璋攻克滁州,名声大噪,很多人前来投奔他,胡大海便是其中之一。
由于胡大海个子高且看起来比较有威严,所以朱元璋就让他当了军中的前锋大将。
后来朱元璋渡过长江,要去南方抢地盘,胡大海也跟着他去了。
![]()
不过此时的胡大海已经不是军队的前锋了,他已经有了独自领兵的资格。
朱元璋渡江之后,让自己手下的将领带兵攻城掠地,胡大海就是其中的一位将领。
胡大海在战场的表现非常好,占领了大片土地,因此,朱元璋提拔胡大海当了右翼统军元帅。
![]()
后来胡大海又带着大军攻破了宁国,朱元璋命令他和邓愈一起镇守此处。
然而胡大海闲不住,他又趁机占领了徽州。
但是,占领徽州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胡大海闹得动静太大,引来了元军的关注。
![]()
有个叫杨完者的元军将领,发现了胡大海的位置,于是他带着十万人马前来征讨胡大海,发誓要夺回徽州。
然而胡大海面对着十万敌军丝毫不惧,他甚至还出城“迎接”杨完者。
杨完者大怒,当即下令开始进攻,然而这十万元军根本不够胡大海打的。
![]()
胡大海带着自己的人在城下与元军展开大战,大破元军,但比较可惜的是元军将领杨完者跑掉了。
不过没关系,后面两人还会再遇到的。
杨完者跑掉后,胡大海等人乘胜追击,直接开始进攻建德,他们与镇守建德的元军在淳安进行了“决战”,打得元军节节败退。
![]()
元军退走之后,胡大海占领了建德,但是元军不服气,很快便发起了反攻。
而这次负责反攻的元军将领,还是杨完者。
杨完者听说对面的将领是胡大海,吓得连打都不敢打,直接就逃走了。
他虽然顺利逃走了,但是他手下这些兵没能逃走。
![]()
杨完者本来是农民起义军将领,他是投降到元军那边去的,他手下的这些士兵,都是中原人士,其中有很多人压根就不想给元廷卖命。
如今杨完者抛下他们不管,他们也不想与胡大海为敌。
于是,有三万多“元军”直接投降于胡大海,还有一些人选择了退出,直接回老家了。
![]()
兄弟走好
杨完者逃走之后,回到了他的大本营——杭州。这次出兵损失惨重,然而元军内部却只有杨完者很伤心,其他人都很“高兴”。
当时还有一个农民起义军将领也投降了元军,他就是张士诚,虽说两人已经成为了同僚,但是张士诚一直在琢磨着怎么把杨完者“吃掉”。
![]()
杨完者连续两次损兵折将,实力被大幅削弱,而此时元廷使者达识帖睦迩又来了命令,要他调拨兵马去往浙东。
这是蒙古人的命令,杨完者不得不听从,然而这其实是达识帖睦迩与张士诚的调虎离山之计。大军被调走之后,张士诚马上带兵包围了杭州城。
![]()
张士诚与达识帖睦迩里应外合,很快便攻破了城池,杨完者自知没有退路,在家中自缢而亡。
而胡大海那边,他攻下了诸暨,又攻下了绍兴,这俩地方都是张士诚的地盘,所以双方从此便结了仇。
不过张士诚手下没什么厉害人物,胡大海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
![]()
后来朱元璋又派胡大海去攻打婺州和处州,胡大海不负众望,完美完成了任务。
然而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胡大海打下婺州之后,他的长子胡三舍在婺州违规酿酒,犯了军纪。
由于军中粮食不多,所以朱元璋曾三令五申,不许拿粮食酿酒,一旦抓到,就是处死。
![]()
然后胡三舍酿酒就被抓到了。为了维护军纪,朱元璋下令处死胡三舍。
有不少人劝谏朱元璋,说胡大海还在外领兵,要是杀了他的儿子,很可能会导致胡大海叛变,要不就放他一马?
朱元璋这时候也在气头上,他说:“宁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
![]()
就算胡大海因为此事要背叛朱元璋,朱元璋也认了,不管发生什么,他都要严格执行军中的法纪,要不然不如不要这些条条框框。
为了防止胡大海翻旧账,朱元璋亲自行刑,手刃了胡三舍。
胡大海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说什么,还像以前一样对待朱元璋。
![]()
胡大海有两个亲生儿子,长子胡三舍被朱元璋杀了,还有一个次子叫胡关住一直跟着他身边。
后来胡大海进攻严州的时候,有三名来自桐庐的苗将前来归附,他们分别是蒋英、刘震、李福。这三人颇为骁勇,被胡大海留在了身边。
![]()
然而,胡大海并没有意识到,这三人归附并不是心悦诚服,而是暂时屈身,一旦被他们抓到机会,他们一定会造反的。
公元1362年,这三人邀请胡大海一同出游,此时的胡大海已经放下了自己的戒备之心,只带着儿子和一个朋友前去赴约。
![]()
等到了约定好的地方,又一人来找胡大海搭话,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趁胡大海与别人聊天,跟在他身后的蒋英暴起,用锤子击中了胡大海的头部,胡大海当场殒命,他的儿子胡关住也没能逃脱。
朱元璋知道这件事既愤怒又伤心,他当即派侄子李文忠去给胡大海报仇。
![]()
不久之后,李文忠攻破杭州,抓到了这三人,用“血祭”的方式为胡大海报了仇。
朱元璋这个不喜欢动笔的人,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祭奠胡大海。
朱元璋对杀了胡大海长子这件事满怀愧疚,但是胡家已经没有人能接受他的歉意了。
就算他把胡大海送进了功臣庙,胡家也没有人能出现在庆功宴上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