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9月30日,昆山市实验小学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驻校社工与实验小学心理老师在东、西校区对五、六年级心理委员开展了“心理委员启航培训”主题成长课堂,88名学生参与其中。
课堂伊始,社工以“成为心理委员后,需承担哪些工作”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心理委员陆续举手,分享“关注情绪不佳的同学”“协助化解同伴矛盾”等。社工一一给予回应,并进行小结,引出本次成长课堂主要内容:“本次培训将明确心理委员的具体职责,同步梳理助人过程中的‘禁忌事项’,帮助大家更有信心履行班级‘心灵小助手’职责。”简短互动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自然切入培训主题。
![]()
(东校区开场导入)
![]()
(西校区开场导入)
心理委员的“三头六臂”:社工借助学生熟知的哪吒IP,通过PPT生动讲解“观察员、倾听员、联络员、守护员”四大角色定位,并结合班级场景举例说明:“‘观察员’需像‘千里眼’,及时留意同学情绪变化,如突然沉默、独自发呆等异常表现;‘倾听员’要如‘顺风耳’,耐心倾听同伴倾诉且不随意打断。”讲解过程中,社工及时邀请学生补充履职思路。有学生提出“观察员可记录班级积极事件并分享”,社工予以肯定并汇总核心职责,带领学生通过口诀强化记忆——“细心观察,感知情绪;耐心倾听,理解心声;及时联络,协助求助;严守边界,传递温暖”,将抽象职责转化为具象化、易记忆的内容。
![]()
(东校区心委职责讲解)
![]()
(西校区心委职责讲解)
心理委员的边界梳理:“履行心理委员职责,需明确‘应做之事’,更要清晰‘禁做之事’。”社工继续以热门IP类比,列出三大“禁止行动”:不做“申公豹”,杜绝同学之间的比较式沟通;不做“法海”,避免给同学贴刻板标签,不用“你就是不行”等话语打击他人;不做“唐僧”,摒弃说教式沟通。为确保学生准确掌握边界,社工同时强调“保密原则及保密例外”:“为了不辜负别人的信任,我们要对别人的‘悄悄话’保密,但是当涉及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的情况,需第一时间告知老师,此举并非‘泄密’,而是对同学的有效保护。”清晰解答帮助学生树立“助人先守界”的核心原则。
![]()
(西校区心委边界梳理)
![]()
(西校区心委五指画)
“我的五指山”:心理老师分发白纸与画笔,引导学生在“五指山”卡片上分别填写姓名、出生月份、性格特点、喜爱的食物或饮品及兴趣爱好。填写完成后,组织学生自由交流,遇到“同月生日”“同款爱好”等的同伴时相互签名。交流结束,心理老师邀请了两位同学展示卡片并分享自己的收获,有同学表示“发现xxx与自己同样喜欢画画”“xxx和我均为3月出生”。此次互动不仅帮助心理委员快速熟悉彼此,更潜移默化培养了“主动寻找共同点、建立有效沟通”的意识。
![]()
(东校区心理老师“五指山”游戏讲解)
![]()
(西校区心理老师“五指山”游戏讲解)
![]()
(东校区学生分享)
![]()
(西校区学生分享)
心理委员就职仪式:“现在启动正式就职仪式。”随着社工话音落下,全体心理委员起身站立。社工与心理老师逐一为学生颁发聘书,聘书上“心理委员”四字鲜明醒目。社工强调:“这份聘书代表大家正式成为班级心灵守护者,未来需以责任之心,为身边同学传递温暖。”
仪式最后,全体心理委员手持聘书合影,镜头定格下一张张认真且坚定的脸庞。
![]()
(东校区心委合影)
![]()
(西校区心委合影)
本次培训不仅帮助五、六年级心理委员清晰角色定位、掌握助人技能,更在其心中播撒下“理解他人、守护心灵”的种子。后续,社工将与学校共同持续开展心理委员进阶培训,同时通过“悄悄话信箱”“心灵树洞”等渠道,搭建师生、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桥梁。助力每一位学生在温暖的集体氛围中健康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