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午后在陆家嘴喝咖啡
傍晚已经坐在阳澄湖畔吃大闸蟹
昆山和上海之间,只是一张地铁票的距离
当“双城记”悄然变为“同城故事”,连接的又岂止是时空?
11月12日,2025苏州昆山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发展推介会在浦东前滩召开
把江南水乡的灵秀和现代都市的脉搏一一道来
和你一起打开长三角一体化的N种可能!
![]()
“双城”一体 交通先行
从上海到昆山到底有多快?昆山市交通局局长姚志鸿在推介会现场笑言:“可能就是在上海街头堵车的那一会儿。”
数据印证了这一点:昆山南站每日办理客列车总数230余班次。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班从上海出发,最快16分钟即可抵达昆山市中心。“工作在上海,居住在昆山”已成为不少人的新时尚。
地铁网络同样紧密相连。苏州地铁11号线在花桥站无缝衔接上海11号线,昆山与上海之间,每日通过地铁往返的乘客近6万人次,真正实现“走出上海地铁,就走进昆山办公室”。
而最近,昆山与上海、苏州、常州相互之间乘坐公交,已实现“一码在手、畅行无忧”。这几个城市的市民,只要申请了所在地发行的交通运输部标准“公交乘车码”,就可以在其他3个城市刷码“畅行畅达”。不久的将来,这项服务将覆盖江苏所有城市。
如果你追求极致效率,甚至可以选择打“飞的”——昆山开通的两条跨省低空载客航线,从浦东或杨浦到昆山,空中单程分别仅需20多分钟。
![]()
昆山将交通作为“棋眼”,轨道交通无缝对接,省际道路持续打通,毗邻公交互相延伸……搭上一体化的“快车”。《2024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显示,“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四小时产业配套圈”“二十四小时包邮圈”等不断缩小的“圈”,正将沪苏两城的人流、车流、物流紧密编织。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背后,是强大的物流体系支撑。今年8月,东方航空—昆山国际空港,全国首家备案制综合型航空前置货站,在长三角国际空港昆山物流中心启用,覆盖全球100多家航空公司,通达世界1000多个目的地;昆山至上海段物流时效提升60%以上,运营成本下降30%以上。
明年建成的陆家浜国际物流综合枢纽,将直通太仓港、外高桥,构建“铁路+公路+水路”无缝链条;依托“三横一纵”高等级航道,千吨级货轮可直达太仓港、洋山港;顺丰长三角创新总部、京东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等相继落户,长三角地区超70%的快递订单实现24小时内送达……
交通的飞速发展,不仅以“昆山速度”刷新着双城往来的效率,更在悄然重塑我们对城市边界的传统认知,让发展的红利得以无限延伸……
![]()
智造引领 产业共生
在推介会现场,AI数字人“昆昆”以科技感十足的方式亮相,为观众带来了昆山“2+3+3”新兴产业体系的沉浸式体验。
近年来,昆山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趋势,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以人工智能为导向的数字化改造,全力构建“2+3+3”现代产业体系。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是昆山的两大主导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覆盖上、中、下游的完整产业链,规模突破7000亿元,占苏州市二分之一、江苏省四分之一。
过去,全球每三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产自昆山;面向未来,昆山市工信局局长徐康表示,期待全球三分之一的AI服务器也能打上“昆山制造”的标签。下一步,昆山将全力打造全国首个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集群。
在新兴产业方面,昆山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具身智能与低空飞行器三大方向。今年,昆山发布《昆山市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并举办长三角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暨开发者大会,致力于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
高端食品、时尚创意与消费医疗,共同构成昆山的三大特色产业。从“一颗生豆”到“一杯咖啡”,从“一粒小麦”到“一片面包”,从“一个水果”到“一瓶果汁”,昆山正推动食品产业向高端化转型。
以咖啡为例,昆山已构建集生豆贸易、平台交易、研发烘焙、品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星巴克、瑞幸等百余家国内外知名咖啡企业在此集聚,这里囊括全国近60%的生豆进口量和超过60%的生豆烘焙量。昆山也被国际咖啡品鉴者协会授予“国际咖啡产业之都”称号。
![]()
服务上海、融入上海,“合拍”二字贯穿昆山发展始终。昆山全市超过200家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已成为上汽等整机厂供应链的关键一环;“嘉昆太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成功招引41个项目,蓄势待飞;昆山先进计算产业园的强大算力与上海张江实验室实现共享共用;长三角(昆山)国际低碳产业创新园区也已迎来15个产业项目落地生根。
从研发到生产,从协作到融合,沪昆两地正携手“破局”强链,推动资源共享、分工互补,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转化。
“我们要做上海研发的转化加速器,让创新想法不卡壳;做上海制造的最佳合伙人,让产业链不‘掉链’;做上海服务的空间延伸极,让企业运营不费心。”昆山市商务局局长熊伟这样总结。
为了帮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昆山推出“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致力于把方方面面都安排得妥帖“如意”。它如阳光、水和空气一般,浸润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从初创企业的证照办理,到龙头企业的战略蓝图;从社区街角的灯光照明,到城市天际的崭新地标;从孩子的书包教育,到老人的饭碗保障……这一切贴心的配套服务,就是想告诉所有人:来昆山投资创业,靠谱!
![]()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冲刺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翼,江苏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词,主动作为、协同联动,不断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昆山作为“临沪第一站”,与上海地理相连、人缘相亲、文脉相通、经济相融。而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必将为包括昆山在内的长三角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巩固提升长三角等区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为进一步将国家重大战略转化为地方生动实践,昆山专门制定出台了《昆山市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
在推介会现场,昆山市委书记陈丽艳向来访的嘉宾热情洋溢地展望昆山的未来:
昆山将通过更大力度开放场景,
进一步推动产业“同链”、创新“同圈”、开放“同频”、生活“同城”
也期待广大优秀企业和创新人才走进昆山、深耕昆山,
让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从“样品台”走进“生活圈”
把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
转变为百花齐放的“发展胜景”
昆山将持续打造“人才最向往”的创新生态、“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生活最舒心”的城市品质,与大家携手书写更多互利共赢的精彩篇章!
![]()
阳澄湖秋水渐凉,迎来膏肥黄满的时节
戏台上昆曲笛声,唱出水磨腔的百转千柔
今天的昆山,不止这些水乡温婉
当数百年人文底蕴拥抱前沿科技浪潮,这里便生长出一种独特的城市气质
昆山正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双城”变“同城”,让古老江南对话未来世界
长三角一体化的舞台上,好戏,才刚刚开始!
原标题:《下一站,昆山!上海出发,一张地铁票的“同城”新篇》
栏目主编:刘锟
文字编辑:崔家琛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卢芳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