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资阳召开“决胜‘十四五’ 擘画新蓝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专场),从轨道交通上“率先突破”、临空经济区和高新区“能级提升”、产业建圈强链“成势见效”、近郊游目的地“火热出圈”、科技创新协同“成效明显”、同城生活体验“提质扩面”六个方面显示出,资阳正从多维度精准发力,勾勒一副区域协同发展的城市群新图景。
![]()
发布会现场。
一轨连双城
高铁公交化重构时空格局
“十四五”期间,轨道交通资阳线开通运营,成渝高铁、成宜高铁建成通车,成达万高铁、成渝中线高铁加快建设,资阳正迈入“轨道同城”和“双高铁”时代。日益完善的轨道交通系统,持续重构成资两地的“时空”格局,为区域协同发展筑牢互联互通的坚实基础。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成资两地的通勤效率,资阳以“快进快出”为核心目标,积极推动成渝高铁公交化运营,每日运营班次从最初的6趟次提升至73趟次,最短发车间隔仅5分钟,实现高铁西站至天府国际机场10分钟直达。这一速度,不仅刷新了人们对出行时间的认知,更让资阳深度融入了成都的“十分钟机场圈”和“一小时通勤圈。”
![]()
轨道交通资阳线。(资料图)
数据显示,轨道交通资阳线日均客运量超3万人次、累计客运量突破1200万人次。2025年春运期间,高铁与地铁组合出行客流达73.4万人次,“随到随走、当日往返”成为成渝双城通勤常态。
“两翼齐飞”
产业建圈强链成势见效
“十四五”期间,临空经济区持续深化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星河动力、航天三院、易行时代、越海科技等一批高精尖企业和智能制造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无人机、无人车、扫地机器人、电动摩托等“资阳造”智能科技产品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与此同时,高新区同样“火力全开”,中国牙谷已成长为全国最大口腔装备材料产业基地,拥有完备的口腔全产业链生态系统,从研发、生产到销售、教育、医疗、康养等环节紧密相连。
![]()
谷神星一号(遥十五)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郝裕彤 摄
![]()
中国牙谷科创园。(资料图)
资阳临空经济区与高新区“两翼齐飞”,牵引着资阳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市同城化发展工作局局长刘少旅表示,通过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攻坚行动,产业建圈强链成势见效——
◆口腔医疗器械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新能源机车、运动休闲鞋、绿色健康食品和高端铝型材装备获评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商业航天及卫星网络入选全省产业新赛道;
◆成资480余户“准规”以上企业协作配套;
◆临空经济区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高新区纳入省集成授权改革试点、连续5年获评省级优秀开发区。
资源共享
市民“生活圈”质变跨越
“十四五”期间,资阳在教育、医疗、政务服务、文旅等资源共享领域持续发力,市民“如居一城”体验日益加深,“生活圈”的质变跨域成为同城化发展的民生缩影。
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上
和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开展了深度合作,聘用25名专家成为各医院学科主任,超过150名专家和博士常年到市级医院坐诊,五年来,从华西等医院下沉的专家,累计为资阳老百姓诊疗超过1.89万人次,开展疑难病例指导超8千例、手术示范400余台。
在教育资源升级上
与成都结对共建学校增至140对,高考本科上线人数持续突破万人大关,2024年,四川师范大学附属资阳临空经济区第一小学和第一幼儿园迎来首批新生,为资阳带来成都的高质量教育。
在文旅融合发展上
塑造同城文旅新名片,濛溪河遗址群、安岳石刻、陈毅故里、临空天府艺谷4大文旅IP交相辉映,方特、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陈毅故里真红巷“三园齐开”,近100家“必吃必住必游必购”消费新场景榜单叠加引流,游客停留时长由1.71天提升至2.35天。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待发之年。资阳将持续推进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同城化发展,打造出“资味十足”的同城生活新图景,让同城化发展更有温度和成色,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资阳力量。
![]()
来源:资阳观察
编辑:林明秀
校对:李小川
审核:张力 郑海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