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安世破产了谁的损失大?答案很简单,目前安世半导体是100%的中资企业,当初花了几百亿,真金白银收购的。所以说,安世半导体如果最终破产了,那么损失的只有中企。至于荷兰,原本就是抢夺的,能有什么损失呢?
一家中国公司,花了几百亿,买了一家欧洲半导体企业,当年是被捧成“中欧合作典范”。
可几年后,这家公司却一夜之间被荷兰政府“接管”,董事会被换人,中方股东被架空,甚至连公司决策权都没了。
安世要是破产了,谁的损失最大?答案是中国。
安世半导体在汽车和工业电子领域,特别是车用功率芯片,这家公司是个不折不扣的“隐形冠军”。
2018年,闻泰科技通过旗下基金,斥资近260亿元人民币,正式完成对安世的收购。
这是中国企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半导体跨国并购之一,过程公开、透明,得到欧盟和相关监管机构批准。
收购后,安世没有掉链子,反而在中资支持下继续稳定运营,保持了对全球汽车制造商的高质量供货。
当时中欧双方都拍手称赞,说这是“互利共赢的典范”,但谁能想到,几年后风向说变就变。
事情的转折点出现在2021年后,荷兰开始与美国唱双簧,“配合行动”,先是阻止安世收购英国的Newport晶圆厂,接着变本加厉,对安世本土运营开始干预。
今年初,荷兰政府直接援引所谓“国家安全审查”,冻结安世部分资产,否决其战略决策。
不仅如此,法院还裁定清除中方董事会成员,任命荷兰人主导公司运营。
这意味着,虽然安世账面上还是中国企业,但实际上控制权已经被“托管”出去了。
这不是“监管”,这叫“架空”,迫使中企剥离资产的强制手段。
谁的损失最大?毫无疑问,是中国企业。
几百亿的投入,不是写在账上的数字,是切切实实的资金,从收购、整合到运营,每一分钱都是真金白银。
如今被人夺走控制权,等于打了水漂。
更严重的是,这次事件打碎了中国企业对欧洲商业环境的信任。
过去一直以为欧洲讲规则、守契约,现在发现,一旦被贴上“国家安全”标签,合同、法律、监管全都能被一纸行政命令推翻。
哪还有什么“法治”可言?
荷兰呢?表面看没损失,甚至还得了个“战利品”,但这种做法真的稳赚吗?其实不然。
荷兰的做法,虽然短期内迎合了美国的政治压力,但对其国际信誉是实打实的重创。
作为老牌商业国家,荷兰一向自诩为“开放经济体”,现在自己砸了牌子,谁还敢来投资?谁还敢相信商业合约?
欧洲汽车行业也在隐隐作痛,像安世这样关键的供应商一旦运营不稳,直接影响欧洲本土车厂的芯片供应。
如果安世产能出问题,部分欧洲车厂可能要面临“停产风险”,这就像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荷兰的操作,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孤例,而是整个西方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一环。
背后最大的推手是谁?拜登政府时期启动的“芯片联盟”,到如今特朗普回归白宫,这场对中国科技领域的封锁愈演愈烈。
在这种背景下,荷兰所做的“国家安全审查”,怎么看都像是配合美国的政治操作。
而欧洲内部,其实也很矛盾。
一方面希望实现“战略自主”,不想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但另一方面,在技术和安全议题上却又频频对华设限。
对中国既依赖又防范,这种矛盾心理体现在安世事件上,就变成了一种激进行为。
至于“国家安全”这张牌,更是被打滥了。
从电信设备到半导体,从社交软件到新能源,一旦涉及中国,“安全威胁”的帽子就随时能扣上。
这张万能牌,成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遮羞布,也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箱。
过去很多中国企业出海时,更多考虑的是市场、成本和运营效率,但现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政治、法律、制度的不确定性,才是真正的“黑天鹅”。
安世的教训很惨,但也很必要,未来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必须将“政治风险评估”摆在第一位。
不是看对方有没有市场,而是看对方能不能守规矩。
要学会打“法律战”和“舆论战”,不能再一味低调,要主动运用当地法律体系维权。
也要加强国际传播,让全球知道真相,而不是被别人随意贴标签;更要多元布局,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国家层面,也要为企业“撑腰”,该谈判就谈判,该反制就反制,不能让企业在国际博弈中孤军奋战。
也要完善海外投资保护机制,建立更成熟的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
安世半导体事件,不只是中国企业的一个商业悲剧,更是一面镜子。
它照出了当下全球商业环境的变化,也警示所有跨国公司——全球化的时代并没有终结,但它变了,变得更复杂,更敏感,也更政治化。
这个世界,不再只是拼产品、拼效率,更要拼智慧、拼定力,中国企业要想走得远,不能只懂生意,更要看懂大势。
安世的今天,绝不能成为下一个的明天。
信息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对中国下战书,荷兰也摊牌,明抢中企海外资产,出手比美国还狠》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