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荷兰经济部于9月30日突然下达部长令,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运营时,欧洲汽车工厂的流水线正以95%的产能全速运转。36天后,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的高尔夫生产线陷入停滞,宝马莱比锡工厂的机器人手臂集体休眠,这场由政治操弄引发的芯片断供危机,已让欧洲汽车业付出超百亿欧元的代价。
![]()
预览
这场看似突然的"半导体劫案",实则是美国"芯片脱钩"战略的精密落地。荷兰企业法庭文件显示,早在行政令发布前,美荷双方就"穿透规则"进行过秘密协商。美国商务部要求荷兰必须更换安世半导体中方CEO并"调整治理结构",否则将对其适用同等力度的出口管制。这种赤裸裸的长臂管辖,暴露了荷兰政府甘当美国战略棋子的本质。
欧洲汽车业的命脉正被政治博弈掐住咽喉。安世半导体占据全球车规级芯片40%市场份额,其中国基地承担着全球70%的封测产能。德国安纬咨询合伙人马丁·盖斯勒指出:"博世和采埃孚的减产通知发出后,48小时内就会传导至大众的生产线。"这种精密如瑞士钟表般的产业协作体系,在政治干预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
预览
荷兰政府的决策暴露出惊人的战略短视。其援引的《货物可用性法案》本为保障经济安全,却导致欧洲汽车业陷入更严重的供应链危机。当中国商务部启动对安世中国子公司的出口管制后,荷兰代尔夫特工厂的晶圆立刻成为无用的硅片——它们需要中国东莞的封装测试才能变成车用芯片。这种产业共生关系,岂是政治法令所能割裂?
欧盟内部的立场分裂在此事件中显露无遗。尽管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坚称这是"主权行为",但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迅速在X平台宣布与中国达成豁免协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更直接警告:"若危机持续,欧洲整车厂库存仅能维持10-20天。"这种矛盾凸显了欧洲在技术主权与美国盟友之间的艰难平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