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纵队司令时指挥的一场胜仗,打破了国民党“先南后北”战略计划,给辽东党政机关的转移提供了保障。毛主席复盘这场战役总结出“集中优势兵力”原则,该原则也被列为十大军事原则之一 。按理说,这样一位将军应该升职才对,为何他扭头就被降为副司令?降为副司令后,他的表现如何?
![]()
他打下辉煌战绩,战果惊动中央和东北联军总部
1946年10月,国民党经过4个月的整顿已经蠢蠢欲动,蒋介石妄图以“先南后北”的战略占领全东北。此时,蒋介石手上能用的只有10万多兵力,他们无法同时攻打南满和北满解放区,为此只能有所侧重地进攻。
就此才有了“南攻北守”的策略,这10万兵马在他的安排下以8个师的形式,在同月19日分3线进犯南满根据地。当下的局势是,海城、向庄河、大孤山以及岫岩成为敌方3个师的第一线攻击目标,假设国军成功,安东与大连的联系就会被彻底切断。
紧接着辽东军区所在地安东就会失守,而新滨、柳河向通化以及临江这条线成了敌方另外3个师的进犯目标,对方一旦侵占成功,我方辽东军区第三纵队和第四纵队就不能顺利汇合。
![]()
然后,敌军又兵分两股,其中一股朝第四纵队逼近,就此安东处境十分危急。另外一股向赛马、宽甸进犯,他们想逼着我军主力在凤城、宽甸地区陷入苦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的胡奇才将军,立刻直接站出来指挥全局。
当时我方的主要目的是掩护首脑机关和后勤各单位的转移,胡将军见状明白当下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集结主力保卫安东,这样才能完成任务。为此他将分散的纵队迅速收拢,就此集中兵力采取“诱敌深入战术”把敌中路军二十五师骗到了新开岭。
这支敌方部队是出了名的最骄横,也是对辽东党政军危害最大的,为此,在胡将军的布局下,四纵队以灵活的“少对多”小组形式对敌军进行节节阻击。在这种情势下,他带队战胜了号称“千里驹”的国民党第五十军第二十五师,敌方师长李正谊还想化装成伙夫逃跑,结果还是被我方识破诡计成功活捉了。
![]()
复盘此次战果,被毙伤的敌团长以下人数近2100人,被俘虏的人除了李正谊之外,还有6200多人;此外,敌方大批军用物资以及270多挺轻重机枪、7门机关炮和火炮都被我方缴获。这场战役的胜利意义是重大的,这是我军首次在东北战场全歼国民党军整师。
此战过后,剩余地方军队从三面向我军围攻而来,而南面又是鸭绿江,在这紧急关头,胡奇才将军迅速指挥大家有序撤离战场并顺利转移。要知道,在转移的过程中,他一方面要带着六千多名俘虏,另一方面还要和追敌交火,稍有不慎,我军就会阴沟里翻船。
但最终他有惊无险地带着大军顺利转移,就此为四保临江战役赢得准备时间,作为辽东我军的第一次大捷,胡奇才将军指挥的这场战役还被拍成了电影。
![]()
只是后期,他本人虽然受到中央和东北联军总部的通令嘉奖,可问题是他在之后却被降职成第四纵队的副司令员,这又是为何?
为何被降为副司令?降职后,他的表现让蒋介石难以置信
这其实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他在最后下令围剿的时机太迟,这对战场来说是致命的。因此即使最后结果是好的,但他依然要对自己的优柔寡断负责。
第二个是他头部有旧伤,他在1946年12月和1947年4月以及1949年9月都因剧痛不得不进行医治和疗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纵队的主官肯定不能时不时和长期缺席,为此他才被降职了。
![]()
降职后的他,之后在战场上下达指令时再也没有丝毫犹豫,尤其是在塔山阻击战中的优秀表现,让蒋介石都难以置信。这位国民党领导特地亲临战场,观察了一遍后无奈叹息:“没想到三个军在海空军的配合下,都打不过塔山!”
虽然在胡将军的指挥下,塔山部队成功抵挡住敌军6个师的轮流攻击,但这样的成功防御战背后是无数战士的无畏牺牲。所以在看到一个又一个战士遗体被抬阵地时,胡奇才将军当下就发誓:“以后要和烈士们长眠在一起!”
![]()
后来胡将军不但4次重访塔山,在1997年7月4日时,他的遗骨也像他曾经发过的誓言一样被葬在了塔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