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申城“超长”夏天延续到了10月份。就在人们感叹秋天何时来临之时,这两天的气温突然“断崖式”下跌,让人措手不及。徐汇区龙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辛奇遥表示,这种突然降温的天气对老年人不太友好,易引发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医院门诊量相较前几天有所上升,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务必做好科学防护,警惕健康风险。
![]()
图片来源:千图网
寒冷天气对人体的考验首先体现在心脑血管系统,低温会直接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飙升,大幅加重心脏负荷,极易诱发心肌梗死、脑出血(中风)等急症,其中清晨时段更是风险高发期。同时,冷空气还会直接侵袭呼吸道,降低黏膜抵抗力,让病毒和细菌有机可乘,不仅容易引发流感、肺炎,对于患有老慢支、肺气肿、哮喘的老年人来说,更可能导致病情急性发作。
针对低温天气的健康挑战,医生给出了“防胜于治”的核心防护策略,关键在于做好“三防三控”。防受凉是基础,出门时务必佩戴帽子、围巾和手套,重点保护头部和颈部——由于头部血管丰富,受凉后血压波动会更为剧烈,做好保暖能有效减少血管刺激;防突然发力同样重要,早晨起床时切勿过猛,建议醒来后先在床上平躺3分钟,坐起后停留3分钟再下床活动,避免体位性低血压诱发意外,开窗通风也应循序渐进;还要注意防情绪波动,低温天气易让人产生烦躁情绪,而情绪激动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保持心态平和对稳定病情至关重要。
“三控”则是守护健康的关键:控血压需坚持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若血压波动超过20mmHg,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控饮食要减少高盐高油食物摄入,多喝温水,避免血液黏稠度升高;控运动需选择合适时段,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的温暖时段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坚决避免晨起空腹剧烈运动。
医生特别提醒,务必牢记心脑血管疾病的“报警信号”:突发胸痛、胸闷且休息后无法缓解,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含糊不清,头晕头痛突然加重并伴随恶心呕吐,出现任何一种情况都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黄金救治时间每缩短1分钟,预后效果都会显著提升。同时,冬季绝不能擅自停药,很多患者误以为天冷不出门病情就会稳定,这是常见误区,冬季更需遵医嘱规律服药,同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为健康加上“双保险”。
天气虽冷,但只要做好科学防护,就能有效降低低温带来的健康风险,平安顺遂地度过秋冬季。
记者:吴会雄
编辑: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