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通讯员 张乐昕 李晓军 刘睿喆
10月的枣阳,秋意正浓,更添一缕穿越千年的文脉馨香。18日至19日,中国秦汉史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湖北省东汉文化研究会第三届成果交流会在湖北枣阳举行,国内200余位秦汉史学者齐聚“光武帝乡”,共话东汉文化传承与创新。这场高规格的学术盛会,不仅为枣阳注入了深沉的文化自信,更揭开了这座千年古邑以文塑城、以文兴业的深谋远虑。
会场内,学者们畅所欲言,思想的火花不断迸发。“传承历史文化和城市治理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卜宪群在发言中指出,刘秀作为东汉开国帝王,思想文化中尚儒、节俭、廉洁等优秀基因值得挖掘,并结合新时代文化宣传成为涵养城市气质的活水源头。
![]()
交流会现场
沿着历史的脉络深入研究,关于东汉治国理念的特色,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赵凯有着独到见解。“以光武帝刘秀及他的功臣集团为首的东汉开国群体多为读书人。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东汉的国家治理就是‘文’,两个字就是‘文化’,这对此后的中国有着很大的影响。”
历史的回响在现实中找到落点。会场外,枣阳的发展实践正与学者们的真知灼见不谋而合。近年来,枣阳以汉文化为底色,推动“文化+”深度融合。汉文化基地拔地而起,汉风元素嵌入城市街景。《后汉书》中的典故被转化为社区故事会、校园情景剧。正如湖北省社科联副主席舒敏所言:“枣阳正把坐拥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的优势,让恢宏的汉宫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金色引擎。”
“有志者事竟成”这句源自刘秀的格言,如今成为枣阳赶超跨越的精神底色。依托文化底蕴铸魂城市发展,枣阳在经济社会前行的赛道上全力冲刺。
![]()
帝乡枣阳
农业品牌“枣阳皇桃”甜润天下,综合产值将突破百亿大关;新兴领域从储能赛道到低空经济竞相绽放。以只争朝夕的拼搏劲头,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立项争资总额半年即超越往年全年;招商引资带来“葡萄串效应”,1-9月新开工500万元以上项目112个,引来一批重大“枣商”项目回乡落户。
与此同时,城乡面貌实现美丽蝶变,枣阳不仅成功跻身“全国新型城市化质量百强县市”行列,更通过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绘就出村美民富的新画卷,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证明文化软实力如何铸就发展硬支撑。
如今的枣阳,一边是汉风雅韵浸润城市肌理,一边是创新动能澎湃涌动。汉文化传承基地中,学者与市民共同解读刘秀的思想;火热的项目建设一线,战新产业正聚势突破;从“枣事早办”高效服务到“九个100%”生态行动,历史智慧悄然融入现代治理。
以文化人,以业兴城。枣阳用一场学术盛会叩问历史,更用一场发展实践回应时代。这座“千古帝乡”正以文化为舟、以实干为桨,划向更辽阔的未来。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