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雍正的“人形核武器”,一人灭十国!可为什么功高震主后,连死都要被割舌头?
![]()
> 他曾是大清战神,
> 带三千铁骑横扫青藏高原;
> 他一声令下,西北九省跪迎王命;
> 雍正称他为“恩人”,叫他“舅舅”(虽无血缘),
> 却在两年后亲自下令:
> “赐死,曝尸三日,割舌示众!”
他是年羹尧——
中国历史上最嚣张的权臣之一,
也是帝王心术下最惨烈的牺牲品。
今天,我们不骂他跋扈,也不洗白他忠诚,
只讲一个真相:
他不是死于狂妄,而是死于“太过像皇帝”。
![]()
一、开局封神:他是雍正夺位后的“第一把刀”
康熙晚年“九子夺嫡”,四阿哥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看似低调,实则暗布棋子。
其中最关键的一枚——就是川陕总督年羹尧。
此人出身汉军镶黄旗,科举进士出身,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康熙末年,西藏乱局频发,蒙古准噶尔部入侵拉萨,杀和硕特汗王。
清廷派兵入藏,主将正是年羹尧。
他干了三件惊天动地的事:
✅ 首创“高原闪电战”:率轻骑穿越唐古拉山,雪夜奔袭两千余里,打得敌军措手不及;
✅ 建立“万里粮道”:从四川到青海设36个补给站,保障大军后勤;
✅ 扶立七世达赖:稳定西藏政局,奠定清朝对藏主权。
一战成名,官至抚远大将军,掌管陕甘川三省军政大权,节制九省兵马,相当于今天的“西部战区总司令+六省省委书记”。
而这一切,都是为一个人服务的——
刚登基的雍正帝。
![]()
二、巅峰时刻:他的名字比圣旨还管用
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
年羹尧再次挂帅出征。
这次他更狠:
仅用15天平定青海,斩首数万,俘虏十余万,
史称“一战定西北”。
捷报传回京城,雍正激动到落泪,
当着满朝文武说:
“朕之倚重年羹尧,胜过股肱!若无卿,大清西陲不安。”
他还要求全国官员:
- 凡奏折提及“年羹尧”三字,必须抬格书写(与皇帝同等待遇);
- 地方官接旨前,先向年大将军画像行礼;
- 百姓家中供奉“年公牌位”,可免一年赋税。
你没看错——
一个臣子,被捧成了“半尊神”。
甚至连雍正自己写的朱批都肉麻到极点:
“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方可少对天地人心。”
“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愿尔千万保全,活一万岁,方惬朕心。”
![]()
三、崩塌只用了9个月:他开始活得像个皇帝
胜利冲昏头脑,年羹尧忘了自己是谁。
他在西北干了几件致命蠢事:
僭越称“皇边大人”:下属称其“王爷”,他不纠正,反而笑纳;
私刻玉玺模样的印章:用于调兵文书,形同矫诏;
穿明黄龙袍接圣旨:面北而坐,让太监宣读,自己只点头;
任免官员如儿戏:“年选”盛行,九省官员半出其门;
拒交兵权:战事已毕,仍握四十万大军不放。
更可怕的是——
他曾醉酒对幕僚说:
“皇上能有今日,我若当时站在八爷那边……嘿嘿。”
这话传到宫里,雍正的脸当场黑了。
你知道吗?
雍正最怕什么?
不是政敌,不是贪官,
而是有人知道他得位不正!
而年羹尧,恰恰是少数几个参与密谋的核心人物之一。
所以他不怕年羹尧造反,
他怕的是:
你手里握着我的把柄,还不懂得闭嘴。
![]()
四、清算之刑:为什么死后还要割舌头?
雍正三年(1725年),一道圣旨下达:
免职、革爵、抄家、押解进京。
次年,刑部列其罪状九十二条:
包括“大逆之罪五、欺罔之罪九、僭越之罪十六、专擅之罪六……”
最终判决:
赐自尽于狱中,家属流放,子嗣斩首,亲信诛戮,尸体暴晒三日,割舌悬于西安城门!
“割舌”——这不是常规刑罚,是羞辱性极强的私刑。
为什么?
因为雍正要告诉所有人:
“你说过的每一句话,我都记得。
你想过的每一件不该想的事,
我都能让你说不出口。”
![]()
✨ 结语:他不是死于骄傲,是死于“不会退场”
年羹尧的悲剧,从来不是能力不够,
而是——
他完成了任务,却不愿退出舞台。
他不明白:
帝王可以容忍一个强大的打手,
但绝不允许这个打手学会思考。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皇权的持续提醒:
“没有我,你坐不稳江山。”
所以,他必须死,
而且要死得难看,
这样才能震慑下一个“年羹尧”。
#年羹尧##年羹尧为何会被雍正所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