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撒旦探戈》与《百年孤独》相较还是有距离的,意蕴远没有《百年孤独》浩瀚与广远。马尔克斯在说"人类"的命运,而拉斯洛则在说"人间"的悲催。
但《撒旦探戈》与《百年孤独》异曲同工之处皆在于:它们均是那么迷人,无论文字(感谢译者),还是叙事——在扭曲与变形之中人世的真相与宿命赤祼祼地被穿透了,无以遁形。
有人说《撒旦探戈》揭示的是铁幕时代的"世道",我说不。再说一遍,与《百年孤独》一般无二,它告知了我们人世间与人之存在的终极秘密——只要你敢于正视人生世界。
研读后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思想乃是一种"享乐"——是拉康意义上的"享乐",在此它不仅指向精神意义上的"享受",同时亦包涵潜意识的痛苦与磨折。所以拉康对人性的(尤其是人之欲——男人与女人的欲望能指)多重剖析,复杂、深刻而透彻,但的确费解,需要超出一般逻辑解读的惯例,以类诗化的"想象"去捕捉他隐藏在密码般词语能指中的真义。
这个货在中国捞了不少银子,而且不可思议的是中国居然有一帮"烧友"喜欢粉他,还赐予他一亲切地昵称"姐夫"——乃捷杰耶夫的缩写谐音。
此货在俄罗斯也混得风生水起,还是普帝之密友,所以俄乌战争爆发后其坚定力挺丁丁颇得普爷的欢心。
我当初因知其大名而专门听了由他演绎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CD三张,结果大失望,这个货愣把老肖的"内心苦难"之音乐叙事演绎成了热气腾腾的"欢乐颂"。
后来有一次他带着他的亲兵马林斯基乐团到国家大剧院演出,朋友送了我一张票,我也想听听丫的现场——关于那场音乐会上演的曲目我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此货挥舞着一个他标志性的牙签,愣是把几个好端端的曲目糟塌成了毫无感觉的音乐噪音。
俄乌战争暴发后,因为他的反人道立场全欧美不约而同地禁止他的登台演出,这孙子只好再次来到他百试不爽捞金揽银的中国,而这次,他竟然是以马勒之名。
必须承认中国有一堆附庸风雅爱好者,听古典音乐是他们自我感觉可以提升身份的上佳场所,至于懂不懂不再重要,而重要的是必须假装蛮懂,于是"姐夫"有福喽。
2025年10月手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