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城公主
的就是促进大唐吐蕃和平的文成公主。但实际上,纵观大唐历史,和亲的公主不在少数。而对于吐蕃和大唐边境稳定方面,前有文成公主开创和平,后有金城公主入藏稳固平静。说到金城公主,她与文成公主完全不同,是正统的皇室女,其祖父是唐高宗太子李贤。在中宗李显复辟李氏江山之后,就收侄孙女为养女,封为金城公主。由于中宗李显非常喜欢这个养女,所以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其它,皇室都给予了无限的宠爱。
金城公主
在唐代无论是不是真正的皇室公主,哪怕是宗室女封公主和亲也会等同于真公主的规格,因为和亲的女性担任的是维护两国邦交和平的使命。但金城公主入藏不仅是真正的公主规格还远远超过。根据史书载“皇帝赐给无量嫁妆”,并要求吐蕃赞普备礼迎娶,唐中宗还亲自送公主到始平县并大摆宴席举行欢送宴会,还命令大臣赋诗饯别,在《全唐诗》中,吟咏金城公主出嫁的诗篇就多达17篇。
一想到马上要别离自己的女儿,中宗李显涕泪横流,多次将吐蕃使臣拉至身边反复交代女儿嫁出不得受气。并将始平县改名为金城县,赦免死刑以下囚犯,免赋税一年。纵使唐中宗再宠幸金城公主也无法改变她终要和亲的事实。公主辞别之后踏上了和亲之路,而吐蕃为了让公主享受更好的待遇,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凿石开路一条从陕西青海西宁入吐蕃的路。
就在公主即将入藏的时候,前方传来噩耗,她将要嫁予的准夫君,那个吐蕃的小王子江擦拉被人刺死(有说坠马死)。王子的父亲赤德祖赞派人告知公主小王子的死号,并给予公主自己选择,决定回唐还是继续和亲。公主思虑片刻决定和亲,嫁给小王子的父亲赤德祖赞,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金城公主成婚
与文成公主所不同,金城公主入藏时唐朝和吐蕃正是对立状态,为了缓和两国关系,吐蕃请求和亲,以金城公主作为中间人来调和两国矛盾。金城公主入藏两年后,大唐进入玄宗统治时代,金城公主上书大唐请求大唐赐书,并派人回到唐朝学习翻译大量医药书籍。金城公主还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在炳灵寺石窟留下大量的造像。并将文成公主带至西藏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由佛寺角落安放到大昭寺内。虽然金城公主是后嫁于赤德祖赞的,却仍旧改变不了她是可敦(正妻)的事实。
除了大力推崇佛教、兴建寺院,金城公主在入藏时还带入了大量的工匠、技师、医生,带动了藏区的经济与文化。金城公主请求唐朝同意把中原与吐蕃交界的赤岭定成贸易场所,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交换吐蕃的牛羊金器等。金城公主入藏的30年中,唐朝与吐蕃关系得到极大改善,但仍旧有战争发生,每次战争发生时,金城公主努力说服丈夫停战,在停战之后,又积极请求树碑立传。并多次上书玄宗,表达永修之好的美好愿望。还在吐蕃设立驿站,欢迎、接应来中原的汉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吐蕃与唐朝合同于一家。
739年冬,金城公主病逝。吐蕃派遣使臣前往大唐“告丧”。但当时大唐和吐蕃处干边境紧张阶段,玄宗拒绝了使臣“告丧”。却在国内为她举行了哀悼,甚至罢朝三日。金城公主在藏的三十年时间里,使得吐蕃佛教兴盛,促进大唐与吐蕃贸易往来,推动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吐蕃民众更是将她的故事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
金城公主
吐蕃王朝的实际建立者,应该就是松赞干布。这大兄弟可不一般,他敢于挑战自我,不断袭扰唐朝的边境。
而当时唐朝是李世民执政期间,李世民是个喜欢打仗的皇帝,他可不惯着松赞干布。立刻命人前去四川与之决战,结果吐蕃大军吃了亏。
这个时候李世民表示,你打了败仗,看你可怜,我就把公主嫁给你好了。于是就有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事情。那么事实真的如此么?吐蕃真的被唐朝打败了么?
其实用脑子稍微想想就知道了,如果唐朝对吐蕃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或者说重创了吐蕃大军,那还有必要和亲么?
自古以来和亲都是一种耻辱的代表,只有我们唐太宗老爷子能把这一次的耻辱,在史书里表现成一种大度。此后吐蕃依旧对唐朝的疆土十分觊觎,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也不高,甚至比不上尼泊尔的尺尊公主。
武则天时期,吐蕃攻打凉州,被唐休璟、陈大慈击败。
吐蕃始终都没有放弃入侵唐朝的想法,从松赞干布开始,每一代赞普都想着进军中原。到了武则天时期,吐蕃再次入侵,大将麹莽布支开始攻打凉州。
只要凉州被拿下,那么唐朝在西域的控制力量就被切断了。所以凉州是非常关键的地方,为此唐休璟作为凉州都督,自然是要迎战的。
垂拱中,迁安西副都护。会吐蕃攻破焉耆,安息道大总管、文昌右相韦待价及副使阎温古失利,休璟收其余众,以安西土。迁西州都督,上表请复取四镇。则天遣王孝杰破叶蕃,拔四镇,亦休璟之谋也。圣历中,为司卫卿,兼凉州都督、右肃政御史大夫,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旧唐书》
他看着吐蕃大军穿着光鲜亮丽,心里一阵好笑,便告诉众位将士,这帮来的吐蕃士兵都是纨绔子弟,战斗力肯定不怎么样。
其实这是为了提升军队的士气,吐蕃人马的确很强大,为了做表率,唐休璟亲上战场,冲入敌军丛中,六次大战六次获胜,吐蕃人马死伤无数。
此后过了两年,吐蕃大军再次来犯,唐朝将领陈大慈领兵,再次击败了吐蕃大军,由此可见,武则天在位期间,唐朝是丝毫不惧怕吐蕃的。
这个时候吐蕃也出现了女主掌权的局面,吐蕃太后没禄氏,在武则天去世以后,主动向唐中宗请求和亲。
从这个角度来说,唐朝在武则天和唐中宗时期,在战场上的确是比吐蕃要强盛,占据了一定的主动性。
![]()
金城公主
金城公主和亲吐蕃,比文成公主的地位就高多了。
和亲也是要看历史背景的,唐太宗时期,吐蕃和唐朝打仗其实不分胜负,这个时候吐蕃做出让步,唐朝表面上风光,其实把文成公主嫁出去,内心是感到憋屈的。
到了唐中宗时期,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由于武则天活着的时候,把吐蕃收拾的载歌载舞,所以唐中宗时期,吐蕃对唐朝是充满敬畏的。
上表曰:斋公主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中间为张玄表、李知古等东西两处先动兵马,侵抄吐蕃,边将所以互相征讨,迄至今日,遂成衅隙。外甥以先代文成公主、今金城公主之故,深识尊卑,岂敢失礼!蒙降使看公主来,外甥不胜喜荷。伏望皇帝舅远察赤心,许依旧好,长令百姓快乐。如蒙圣恩,千年万岁,外甥终不敢先违盟誓。---《旧唐书》
在这个前提下,吐蕃再次提出和亲,那么前去和亲的公主,地位就不一样了。金城公主依旧不是唐中宗的女儿,没有哪个皇帝愿意把亲生女儿送去和亲的,这也说明和亲是怎么回事了。
吐蕃派遣了1000多人的迎亲队伍,不远万里前来迎接金城公主。而唐中宗这边也不含糊,派遣左骁卫大将军扬矩将金城公主护送进入吐蕃。
唐中宗本人更是亲自渡过渭水亲自为金城公主送行,甚至为此感到痛哭流涕。公元710年,金城公主和尺带珠丹赞普在吐蕃成婚。由此可见唐中宗时期,吐蕃和唐朝关系还是不错的。
尺带珠丹忘恩负义,多次与唐朝交锋,被唐玄宗给打服了。
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仅仅4年时间,吐蕃便再次出兵入侵唐朝,尺带珠丹似乎并没有把金城公主放在心上,看来和亲计划依旧落空。这个时候已经是唐玄宗执政了。
![]()
金城公主
公元714年,吐蕃军屯兵10万在大来谷,准备对唐朝发起进攻。好在这个时候唐朝大将王晙带领700人化妆成吐蕃人冲入吐蕃军中,结果导致吐蕃军自相残杀。唐朝大将薛讷趁着这个机会出击,斩杀吐蕃军1.7万人之多。公元715年,吐蕃和阿拉伯合兵一处攻打拔汗那,拔汗那王不敌只好前往安西都护府求救,张孝嵩亲自带兵出龟兹,打下了上百座城池,击败了吐蕃联军,使得西域诸国对唐玄宗心悦诚服,吐蕃也放弃了入侵西域的打算。公元716年,吐蕃再次进攻松洲,松洲都督孙仁献出兵大败吐蕃。一年以后,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在九曲击败吐蕃大军。吐蕃是连连兵败,连连求和。公元722年,吐蕃入侵了唐朝附属国小勃律,北庭节度使张孝嵩派遣张思礼带领4000人马就击溃了吐蕃大军,斩杀万余人。从公元728年一直到730年,这三年里,吐蕃也不绕弯子了,直奔唐朝的地盘发起了进攻,尤其是贪图青海、凉州等地的地盘。唐玄宗均派人一一击败对方。
可以说吐蕃的这一届赞普尺带珠丹是个人才,属于屡败屡战锲而不舍的那种。最终在公元730年,珠丹终于表示不打了不打了,再打就要亡国了,所以选择归附唐朝。
由此可见,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对吐蕃作战,屡战屡胜,打得吐蕃一点脾气都没有,唐玄宗的声望也达到了巅峰。
总结:安史之乱后,吐蕃攻占了大量唐朝土地。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吐蕃这边尺带珠丹老兄也在同年被手下人给谋害了。小赞普上位以后,趁着唐朝的内乱,再次发起了进攻唐朝的方略。
唐玄宗逃入了四川,唐朝在西域和凉州地区的主要兵力都抽调到了中原与安禄山大军相抗衡了,这个时候吐蕃趁机攻占了西域大片土地,也夺取陇右、河西走廊等地。
吐蕃的地盘空前扩大,达到了历史的巅峰。由此可见,打败唐朝的,其实并不是吐蕃,而是唐朝自己。
是唐朝自己培养出了安禄山这样强大的军阀,所以这场内耗,也使得吐蕃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
金城公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