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熙元年五月,朱高炽人就没了,在钦安殿,司礼监的太监云奇捧着遗诏跑到内阁,打开一看,就一句话,皇太子宜即皇帝位,干脆利落,当天北京城门该开开该关关,兵部那边没接到任何调兵的命令,九门守军一个兵都没多加,张皇后直接传话,在北京的亲王们不用上朝了,都在自己府里待着,让礼部赶紧准备新皇登基的仪式,这事儿《仁宗实录》里写得明明白白,就那十二个字,什么医官的诊断记录,什么“神色如常”的场面话,根本没有。
![]()
那时候朱瞻基还在南京呢,消息是四百里加急送过去的,《宣宗实录》里说太子一接到信,当天就动身往回赶,六月初一到卢沟桥,初十进的京城,十二号就拿着遗诏登基了,年号宣德,这跟故宫博物院后来编的年表时间对得上,他回来这一路,那些叔叔伯伯们一个都没出城迎接,也没上个折子劝他赶紧当皇帝,全都在自己家府里老实待着,从规矩上讲,根本没给他们留下任何能争的口子。
![]()
要说一点风波没有也不对,他二叔汉王朱高煦,封地在乐安,一听到他哥的死讯,立马就派了人埋伏在黄河桥边上,想在朱瞻基回京的路上搞突然袭击,还让他儿子瞻圻在北京的府里偷偷招兵买马,准备里应外合,结果朱瞻基精明得很,换了条船趁着夜色渡河,还分出两路人马迷惑敌人,让他叔叔的人扑了个空,这事儿《明史》里有,算是登基前唯一一次武装冲突,但没闹大,所以北京城里头还是风平浪静。
![]()
朱高炽有十个儿子,老大朱瞻基不用说,老二郑王瞻埈,老三越王瞻墉,老四襄王瞻墡,虽然都封了亲王,可都还没去自己的封地,亲王的护卫队得等王府盖好,朝廷发了印信才能组建,这三位的王府都还没影呢,兵也一个没有,每年那一万石的俸禄都是户部直接发钱,自己连收税的权力都没有,剩下六个儿子年纪还小,连藩地都没定,所以说,制度,兵权,钱袋子,全在中央手里攥着,这些王爷空有个名号,跟汉朝晋朝那种自己有国中之国的藩王完全是两码事,心里就算有想法,手里也没家伙。
![]()
更别说老祖宗的规矩和文官们的态度把路都堵死了,朱元璋的《皇明祖训》早就定了立嫡以长,永乐九年又公开立了朱瞻基当皇太孙,这可是告过天的国家大典,仁宗一走,杨士奇他们马上就草拟了遗诏,明明白白写着“皇太子即皇帝位”,根本不给什么“选贤能”或者“兄终弟及”留下任何想象空间,兵部尚书张本,户部尚书夏原吉,一个管兵一个管钱的,连着上书催太子赶紧回来,一个字都没提别人,制度,舆论,武力,三把大锁一下子全锁紧了,那些王爷们除了低头没别的选择。
![]()
到了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果然还是反了,朱瞻基亲自带兵去打,十天就把他抓了回来,关在西内,这下子,其他宗室亲王看得更清楚了,不该有的念头就是引火烧身,宣德三年,朝廷开始安排越王去衢州,郑王,襄王也陆陆续续去了自己的封地,每个人给三千护卫,既是表示亲近,也是把他们远远打发了,从此京城再也没了藩王的威胁,整个明朝,再也没出过藩王带兵闯进京城夺位的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