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summer
随着家庭消费者对健康、便捷的地方特色食品需求日益增长,以及旅游餐饮市场对标准化特色食材的持续渴求,海南糟粕醋产业迎来全新发展契机。10月18日,由海南东榕餐饮集团、年百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及其旗下一小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热带特色食品基地,在陵水文罗产业园正式开园。该基地的投产,标志着海南糟粕醋这一传统美食迈入智能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全新发展阶段。
![]()
值得关注的是,该产业园建成了全球产能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糟粕醋“透明工厂”,致力于将这一非遗美食从地方特色小吃,升级为走进千家万户与旅游餐饮场景的“国民级酸汤调味品”。
降低烹饪门槛,标准化产品革新家庭餐桌
伴随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与健康饮食理念普及,家庭消费者对便捷、地道的复合调味品需求持续攀升。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调味品整体市场规模预计达6871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复合调味品市场预计规模为2301亿元,并有望在2027年达到3367亿元,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地方特色的酸汤类产品,市场表现尤为亮眼。
以往,家庭制作糟粕醋需依赖复杂发酵工艺与不易获取的本地原料,难以还原地道海南风味。而传统作坊式生产长期存在品质不稳定、产能不足、标准化程度低等瓶颈,制约了产业整体发展。
![]()
此次投产的产业园总投资超3亿元,占地4.7万平方米,融合智能化发酵控制系统、全自动灌装线、无人化可视化车间等先进设施,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精准控制与实时监控。同时,通过与多所高校合作,工厂在菌种优选、工艺参数优化等方面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在“零添加”前提下保障风味稳定与产能提升。
![]()
“我们并非简单复刻传统,而是以科技还原其本真风味。”一小仙工厂负责人表示,借助智能控温与微生物动态管理,发酵过程已实现从“经验依赖”到“数据驱动”的跨越,为产业化发展夯实技术基础。
![]()
未来,依托标准化、智能化生产体系,糟粕醋将以稳定品质与便捷包装进入全国家庭厨房,显著降低烹饪难度,并为中式酸汤品类注入新活力。
统一品质体验,稳定供应链助推旅游餐饮升级
在旅游餐饮领域,以往海南各地餐厅的糟粕醋风味不一,游客体验参差不齐。这就凸显了产业现代化提质升级背后存在的困惑,传统工厂化生产虽能保证稳定品质和大规模,但难以避免额外添加,不符合现代饮食的发展潮流。如何破解这一矛盾,还是需要以更加科学的理念和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糟粕醋产业的底层技术支撑,以现代工艺再现传统非遗技艺的精髓,在避免“科技狠活”的同时稳定呈现本质风味。
![]()
如今,随着标准化供应链的建立,从高端酒店到街头小吃店,游客均可品尝到风味一致、品质可靠的海南特色糟粕醋。这一转变得益于产业园所构建的完整供应链体系。该基地集生产、研发、冷链物流于一体,并与本地农户建立紧密合作,推动原料种植标准化,实现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品控,为海南旅游餐饮市场提供稳定、高品质的特色食材。
打造一体化产业链,助力“海南味道”走向世界
该基地不仅是生产中心,更构建了覆盖种植、加工、冷链、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依托基地资源,企业已与本地农户达成合作,推动果蔬原料作物标准化种植,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形成“以销促产、以产带农”的产业协同机制。
与此同时,年百顺与一小仙公司正积极塑造“海南百年酸汤文化IP”,通过挖掘“踏浪南洋”“渔家酿造”等文化故事,增强品牌文化底蕴,并计划借助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拓展全球市场。
在消费升级与科技赋能的背景下,传统特色食品正迎来产业化发展的新机遇。海南糟粕醋的智能化转型,也为全国传统食品工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路径。
随着集研发、生产、旅游体验于一体的产业基地全面落成,海南糟粕醋不仅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更有望在家庭厨房与旅游消费的双重推动下,成为中国食品工业走向世界的又一张名片。
从一碗酸汤出发,海南糟粕醋的产业化之路,映射出中国传统食品在现代化转型中的探索与突破。未来,“透明工厂”的全面投产与全产业链的持续完善,将推动这道承载着地方风味的非遗美食,以更稳定的品质、更便捷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也以更鲜明的姿态,呈现在全球食客面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