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的是第三十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超速通货膨胀:极高的通货膨胀率,一般被定义为每月通货膨胀在50%以上,这意味着物价水平一年内要上升100倍以上。
超速通货膨胀的模式:政府面临高额支出,税收不足,而且借款能力有限,结果就只能通过印发钞票来为其支出进行支付。
古典通货膨胀理论
物价水平与货币价值:当物价总水平上升时,货币的价值下降。
供给与需求决定货币的价值。在长期中,物价总水平会调整到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水平。
货币数量论:一种认为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可得到的货币量的增长率决定货币膨胀率的理论。
古典二分法:名义变量和真实变量的理论区分。
名义变量:按货币单位衡量的变量。
真实变量:按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
货币中性:认为货币供给变动并不影响真实变量的观点。
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易手的速度。现实情况,货币流通速度较为稳定。
数量方程式:M×V=P × Y,它把货币量(M)、货币流通速度(V)和经济中物品与服务产出的美元价值联系在一起。(P是价格,Y是产量)
通货膨胀税:政府通过创造货币而筹集的收入。
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所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
通货膨胀的六种成本:与减少货币持有量相关的皮鞋成本,与频繁地调整价格相关的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动的加剧,由于税法非指数化引起的意想不到的税收负担变动,由于计价单位变动引起的混乱和不方便,以及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任意的财富再分配。在超速通货膨胀时期,这些成本都是巨大的,但温和通货膨胀时期,这些成本的大小并不清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