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么书写一座城市的记忆?或许答案,就藏在那些散落于田野之间的老场镇里。10月18日,《成都的那些老场镇》新书分享会在2025天府书展分会场文轩BOOKS成华店举办。
![]()
成都的老场镇堪称巴蜀文化的“活态基因库”,它承载着成都数千年的文脉与乡土记忆,更是巴蜀的宝贵文化遗产。徐平历经数年深耕,通过实地田野走访、地方文献考证、镇民口述史采集等多元调研方式,精选崇州怀远镇、大邑安仁镇、龙泉洛带古镇等39个具有代表性的老场镇,细致梳理它们的历史沿革、建筑遗存、名人轶事与传统习俗。书中配以珍贵老照片与民俗场景插画,生动再现“赶场”“春台会”等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让读者得以触摸成都记忆的温度与质感。
![]()
《成都的那些老场镇》是一本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大众可读性的普及类读物。活动现场,徐平结合自身田野调查经历,讲述了创作背后的故事:从顶着烈日走访百岁镇民记录口述史,到辗转各地图书馆翻阅地方旧志考证场镇起源,再到用镜头捕捉老场镇的建筑细节与民俗瞬间,每一个故事都饱含对巴蜀乡土的深情。他表示,这39个老场镇不是孤立的文化符号,而是串联起成都历史的“珍珠”,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看见老场镇的价值,留住这份乡土记忆。
对谈嘉宾郑光福深耕川西文化数十年。他提到,老场镇的保护不能只停留在“保留建筑”,更要传承其民俗、技艺与生活方式,比如“赶场”文化里的诚信精神、“春台会”里的集体记忆,这些都是值得挖掘的文化内核。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任宏伟 编辑 曾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