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夹关镇这座千年古镇的石板巷弄间,一家名为“苔湲栖”的潮饮店于今年国庆期间开业。店铺沿用“修旧如旧”的改造理念,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消费元素,成为古镇新消费场景的一个缩影。
QIONG LAI
![]()
![]()
“我们采用‘日茶夜酒’模式,白天品文君绿茶、邛崃黑茶,晚上换上用本地水果发酵的果酒。”该店负责人杨鼎杰介绍,他们还提供与邛窑非遗合作打造的定制茶器、茶道体验以及艺术展,旨在营造一片让都市人彻底放松身心的栖息地。
![]()
“苔湲栖”的出现并非孤例。当前,夹关镇依托2.4万亩生态茶园,正大力推动茶旅融合发展,让万亩茶园“点绿成金”。
“通过营造‘茶叶+观光’场景,打造茶田露珠、匠人坊、黑茶广场等茶旅游线,带动茶园观赏、研学体验等,不断延长茶产业链条。”夹关镇旅游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彭嘉航介绍。
![]()
在连绵起伏的碧绿茶山中,椭圆形的茶田露珠钢结构玻璃体建筑,犹如一颗镶嵌在茶园中的露珠,成为夹关镇标志性景观。这一项目集书屋、登高观景、游客集散和茶博研学于一体,不仅成为网红打卡点,更承接了大部分游客的茶艺体验需求。
![]()
近日,央视《山水间的家》节目组走进邛崃市夹关镇熊营村,主持人撒贝宁与嘉宾们体验了采茶、制茶的全过程,感受这座村庄的生态之美与产业之兴。节目生动展现了熊营村如何从“单一生产”走向“多元经营”,实现从“种土地”到“种文化”的跨越。

在推动文化、商业
与旅游融合方面,
夹关镇已探索出一条独特路径。
![]()
“总体思路是‘以文旅聚人气、以人气带产业、以产业活镇域’。”该镇相关负责人详细阐述了夹关镇的创新做法。首先是以群众为主体凝聚共识,线上线下广泛征集民意;其次是利益共享实现紧密联结,由商会和村(社区)共同出资成立“千姿”“百态”两个公司,以市场化方式投资项目。最关键的是运营前置优化营商环境,“在项目设计阶段就提前招引运营方介入,通过运营思维反向优化设计方案,推动实现‘建成即运营’。”
![]()
对于“苔湲栖”这类新业态,夹关镇通过官方平台进行单独推广,并利用五一、国庆等节庆推出相关活动,将新业态商家串联起来,形成集聚效应。
同时茶马驿站和渡槽记忆林盘高端度假酒店项目也在持续推进,其中渡槽记忆林盘项目通过运营前置,已与雅高集团铂尔曼、丽世茶马道酒店等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年底前动工。
![]()
夹关镇将全域视为一个开放的“大摄影棚”,围绕“一江两岸”风貌,持续做足光影文章。今年国庆期间推出“夹关见”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激光投影与水幕光影秀,串联呈现水乡之美与歌舞篇章。
![]()
![]()
![]()
← 左右滑动查看→
从一杯清茶到一盏果酒,
从千年茶田到现代潮饮,
夹关镇正以
扎实的业态创新与系统运营,
走出一条具有显示度的
文商旅融合发展之路。
记者丨王维 冯胜耀
编辑丨王庆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