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读懂储能
![]()
虚拟电厂正处在爆发前夜!
©图源|盐图库
文|王璟 编辑|杨倩
来源|太瓦储能
2025年10月初,上海达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达卯智能”)完成关键工商变更,正式引入B轮战略投资者。
企查查数据显示,福建时代泽远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简称“泽远基金”)和深圳市绿水长青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简称“绿水长青”)成为新晋股东,分别持股21.9071%和0.1470%。
![]()
同时,该公司注册资本由约1209万元增至1277万元,法定代表人由刘涛变更为简煜忞,并新增溥泉资本副总裁易浚源,以及新任CEO简煜忞为董事。
凭借这一轮注资,泽远基金一举超越原第一大股东商汤科技(持股从36.8218%降至20%),跃升为达卯智能最大机构股东;老股东寒武纪持股也从9.43%下降至8.9%。
“宁王“”加持下,这家虚拟电厂准独角兽由此进入主流视野。
最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投资背后,宁德时代深度布局“能源+AI”赛道的战略野心已浮出水面。
01
宁德时代曲线押注
泽远基金大有来头,它并非普通财务投资者,是由宁德时代发起,并通过旗下唯一CVC平台厦门溥泉资本(CATL Captial)深度主导的“战略型”产业基金。
该基金于2024年9月由宁德时代联合厦门溥泉资本、深圳溥泉等共同设立,初始规模50.86亿元;2025年5月完成扩募后跃升至101.28亿元,成为国内罕见的百亿级碳中和主题产业基金,聚焦新能源与高端制造。
宁德时代不仅作为LP认缴7亿元,穿透持股约7%,为第四大出资方,更通过全资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控股溥泉资本(持股45%)。
![]()
▲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
该基金创新采用“CVC+地方国资”模式,汇聚26家重量级合伙人,包括:
鄂尔多斯市创新投资集团(14.81%)、厦门市产业引导基金(11.85%)、国家绿色发展基金(9.87%)前三大LP;
中信建投、合肥产投、江西国控、厦门火炬集团、河南交投、中原高速、北京昌平产投、嘉兴国投等知名投资机构;
并引入国际能源巨头Shell壳牌资本,撬动中央、省、市三级国资与全球产业资本,形成强大的政策协同与产业联动势能。
尤为关键的是,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在泽远基金新一轮增资扩募中躬身入局,认缴10亿元。这一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与上海市政府共同发起的顶级基金,首期规模便达到885亿元,其入局进一步强化了泽远基金的政策属性与战略纵深。
泽远基金掌舵人胡殿君,是兼具实业与创投经验的“资本老炮”:北京大学物理学士、南开大学管理学硕士,CPA与资产评估师双资质。曾任大族激光董秘、泛海创投副总、明石创投执行总裁,并在红树创投、深圳高新投等机构深耕多年,拥有丰富的IPO与资本运作实战经验。
胡殿君现为厦门溥泉资本执行事务合伙人,管理着包括泽远基金、绿水长青等在内的三只基金。
![]()
▲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
而达卯智能是泽远基金成立后为数不多的投资标的。其余投资覆盖智能驾驶(易控智驾)、机器人(银河通用、众擎)、半导体(思朗科技、欧冶半导体)、新材料(广州众山、广州和德)、3D打印(哈特三维)等硬科技赛道。
对宁德时代而言,通过泽远基金投资达卯智能,远不止是一笔单纯的财务布局,更是其加速从“电池制造商”向下游储能系统延伸、迈向“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关键战略落子。
截至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累计出货量已突破300GWh,仅2024年储能系统出货量就达到93GWh。
面对如此庞大的储能资产,高效、智能的调度算法成为刚需,而这恰恰是达卯智能的核心优势所在。
02
“黄金三角”成型
达卯智能的崛起,恰逢AI与能源深度融合的历史窗口。
“达卯”二字,暗藏深意:“达”为通晓,“卯”指清晨五至七时,寓意“一切赶早”。
这家初创公司虽成立于2021年3月,但核心团队已在能源数字化领域深耕二十余年。
创始人丁伟庆上海交大电气工程毕业,曾任施耐德电气全球高级副总裁、明略科技高级副总裁、诺基亚西门子网络通信公司副总裁、中国移动客户业务总经理、湖南华诺技术总裁等职,横跨能源、通信与大数据三大领域。
技术领袖秦岳十年前参与建设中国首座虚拟电厂,专注破解能源“安全-低碳-经济”不可能三角;
新任CEO简煜忞为原商汤碳中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22年即提出“双碳是AI最佳集成应用场景”。
自成立以来,达卯智能已构建起“能源AI全明星”生态联盟:
2022年底,接连获
商汤科技天使轮、
寒武纪旗下
三叶虫创投A轮融资;
2023年,与工业自动化巨头
施耐德电气达成战略合作;
2025年5月,联手
中兴通讯联想入股
浙江基石算力科技,补强算力底座;
同年7月,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达卯智能联合商汤、宁德时代发布
全国首个“AIDC算电协同平台”,落地商汤临港智算中心。
如今,随着宁德时代通过溥泉资本战略入局,一个清晰的“黄金三角”生态闭环已然成型:宁德时代提供储能硬件与能源资产,商汤/寒武纪输出大模型与底层AI算力,达卯智能负责能源调度、市场交易与场景落地,三方打通从芯片、算法到电力市场落地的全链条。
据了解,达卯智能自主研发基于MOE架构的能源大模型(EnergyMaaS),首创“能量块”数据结构,采用“云端大模型+边端智能体”云边协同架构,通过AI实时生成最优充放电策略、电力交易报价与电网响应方案,实现动态、主动、高精度的资源调度。
![]()
依托股东商汤科技“大装置”(SenseCore,总算力2.5万 PFlops)的底层支持,达卯智能技术已实现显著突破:
2025年8月,上海市虚拟电厂需求响应中,
30分钟完成2144kW负荷调节,刷新行业纪录;
“临港AIDC算电协同平台”
实现每5分钟动态调优,负荷预测准确率超88%,调度决策准确率超93%,PUE从1.74降至1.3以下。
目前,达卯智能已为商汤、中科曙光、福建大数据集团等智算中心客户提供“算电协同”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及生成式AI虚拟电厂。其运营算力规模超10,000P,聚合100MW虚拟电厂资源池,并提供7×24小时高可用运维保障。
03
百亿赛道启航
在“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驱动下,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 VPP)正从试点走向爆发。
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先进信息通信与软件系统,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碎片化资源,形成可调度、可交易的“虚拟机组”,参与电力市场与电网调节,破解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带来的调峰难、消纳难、调度难三大痛点。
当前,行业三大关键拐点已至:
市场持续爆发。全球VPP投资规模从2021年57.8亿元飙升至2023年207.1亿元,两年增长超2.6倍;预计2024年达286.2亿元。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
政策制度框架加速成型。2024年,国家能源局正式将VPP列为电力市场交易主体;24省市出台相关规则;山西、深圳等地率先建立省级VPP管理体系。国家发改委更进一步明确2027年、2030年VPP调节能力需达20GW、50GW。
AI与能源应用场景深度耦合。IDC预测,2030年智算中心用电或占全社会5%–10%。算力狂飙的背后,是能源需求的指数级增长。“AI的尽头是能源”成为共识,而算电协同的黄金交汇点,正是虚拟电厂。
当前全球VPP市场中,欧洲占51%,北美与中国紧随其后。
国际巨头如特斯拉、AutoGrid已凭借先发优势占据技术高地。
国内则形成“双梯队”格局:
一方面,国家电网、国家电投等央国企,依托电网资源主导大型虚拟电厂项目;
另一方面,华为、阳光电源、远景储能、海博思创、天合储能、科陆电子等龙头企业领衔,聚焦细分场景与技术创新。
但VPP整体市场仍高度分散,尚未出现全国性运营商,盈利主要依赖需求侧响应补贴。
未来,随着电力现货、辅助服务、绿电绿证、CCER等机制完善,VPP将通过削峰填谷、偏差考核、容量市场等多元路径实现商业化闭环。
在此背景下,资源聚合能力、负荷预测精度、交易运营效率成为决胜关键。
紧抓VPP战略窗口,达卯智能已实现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落地的跨越,曾参与厦门移动虚拟电厂项目,已成为福建省电力交易中心标杆案例;并深度服务福建新区智算中心、国家级超算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
其重点项目不断落地开花,2024年中标福州长乐区虚拟电厂平台(495万元),签约“零碳乌镇”示范工程及“桐乡市生成式 AI 虚拟电厂示范项目”;2025年拿下福建省大数据集团算力运维项目(1236万元)及算力资源智能调度系统委托研发项目(143万元)。
当越来越多项目落地,虚拟电厂便从概念蜕变为电力新基建的核心阵地。AI将不再只是工具,更是电力系统的新“操作系统”。
而手握“最强盟友”与核心技术的达卯科技,正以“智能能源调度中枢”之姿,加速奔向千亿赛道的中心舞台。
属于虚拟电厂的新时代,闸门已开。
入群 ·爆料 ·商务
请加小助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