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陕交界的广元昭化,一座以 “绿色” 为名、以 “家居” 为核的产业新城正加速崛起。截至 2024 年底,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已完成投资93.16亿元,签约企业61家,26家企业投产运营,实现产值8.3亿元——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园区围绕 “降本增效” 打出的一套精准组合拳,更是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绿色制造的生动实践。
绿色家居产业是昭化区工业经济的“主引擎”,为啃下 “原材料成本” 这块硬骨头,园区走出了 “内外兼修” 的路子。对内,依托14.9万亩国储林基地,探索 “国储林 + 大径级材 + 速生林” 模式,年均2.2万立方米的出材量为企业提供稳定本地原料;对外,挂牌运营川陕甘国际木材贸易中心,设立板材期货指定交割库及车板交割场所,同时开行“俄罗斯 — 广元”“新西兰—广元”国际木材班列,让原材料运输效率大幅提升。据美好世家(四川)家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鑫介绍,“俄罗斯 — 广元”班列20天就能将原木送到厂房门口,较以往中转模式节省25 天,木材损耗率也从10%降至3%。
在物流体系构建上,昭化进一步融入广元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引进跨越速运等龙头物流企业,形成高效运输网络。目前,园区综合物流成本已降低50%以上。这一成果的背后,正是得益于是明确的分工协同。昭化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元林说:“我们在推动绿色家居产业降本增效这一改革课题过程当中,绿色家居产业专班定方向、解难题,昭化经开区抓项目落地,盯建设进度,国企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分工明确又协同高效。
物流成本的 “减法”,同样为企业发展添了劲。产业城全力融入广元嘉陵江上游多式联运中心建设,谋划广巴铁路改线设货运站,依托广元港探索板材水运。如今,园区公路运输价格低至0.8元/吨,集装箱铁路运输约12元/公里,货物两日内可抵达全国。“我们的定制家具发往长三角,以前走公路每吨要花300多元,现在铁路加公路联运,每吨能省80元,一个月就是好几万的利润。” 千川门窗负责人算了一笔账。
要素保障的温度,更体现在 “一企一策” 的精准服务里。针对用地需求,园区在全市率先推行工业用地 “先租后让”,昭化经开区连续4年 “亩均论英雄” 评价居全省前列;为降用电成本,电力 “精算师” 上门实时分析企业能耗,110kV城东变电站投用后,高电压等级用户每度电可省0.084元;用水方面,鱼洞河水厂改建后供水能力达1万立方米/日,紫云水库接入后企业用水价平均降1元/立方米。“从拿地到投产,所有手续都是园区‘企能办’代办,连员工宿舍、食堂都提前建好,我们只用专心搞生产。” 刚投产的一家五金配件企业负责人说。
产业集聚的效应,在链式招商中持续释放。园区组建4个招商小分队,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借力中国家具协会等平台 “以商招商”,不仅引进四川鲁丽这样的链主企业,还同步招引原辅材料、五金配件、仓储物流等配套企业23家。如今,产业城已基本形成 “板材生产 — 板式家具 — 定制家居” 全产业链,2000余名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就业,月薪3000至5000元。“以前在外地打工,一年回不了一次家,现在在园区上班,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孩子,特别踏实。” 产业工人李大姐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站在新起点,产业城正朝着 “2035年500亿产值” 目标迈进。这片曾经的荒地上,绿色家居的蓝图正从纸上变为现实,不仅为广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更为西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杨黎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