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台积电账户里那些数字惊人的股票,而是一片能让中国芯片挺直腰杆的土地。
上世纪90年代,全球芯片产业被欧美和台湾地区垄断,大陆的芯片制造还停留在微米级,连手机里的低端芯片都要依赖进口。张汝京在台积电参与过多个先进制程研发,亲眼见过芯片技术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当他带着团队踏足上海张江时,脚下还是一片农田,可他眼里已经建起了晶圆厂的轮廓。
有人说他疯了。放弃台积电的巨额股票,等于扔掉几辈子花不完的财富。可张汝京心里有笔更明白的账:一个国家没有自主芯片产业,就像人没有脊梁骨,永远要仰人鼻息。他带着从全球挖来的300多位工程师,在农田里搭起简易板房,白天顶着烈日勘测土地,晚上围着煤油灯画图纸。最困难时,团队里有人收到台湾地区的威胁信,说只要回台就面临"法律制裁",可没人动摇——他们见过张汝京把自己的积蓄全投进工厂,见过他蹲在工地上啃冷馒头,嘴里念叨的却是"今年必须打通130纳米制程"。
2000年,中芯国际在张江打下第一根桩。张汝京给团队定了个规矩:"每天要比台积电多干两小时"。他自己更是连轴转,凌晨三点的厂房里,总能看到他拿着放大镜检查晶圆片的身影。有次设备调试出了问题,他三天三夜没合眼,直到生产线流出第一片合格芯片,才一头栽倒在车间的地板上。
那些年,质疑声从未断过。有人说"大陆造不出高端芯片",有人笑他"拿着过时技术瞎折腾"。可张汝京不辩解,只是把台积电董事长那句"你敢去大陆就别想要股票"的警告,变成了车间墙上的标语:"用中国人的技术,造中国人的芯片"。2004年,中芯国际实现量产,打破了外资对芯片制造的垄断;2008年,14纳米制程研发成功,让大陆芯片第一次摸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门槛。
后来有人问他,放弃台积电的股票后悔吗?张汝京指着厂区里那片由员工亲手栽种的香樟树说:"那些股票会贬值,会被遗忘,但这些树会长高,这些芯片会让国家站直。"如今,中芯国际的晶圆厂已经遍布全国,而张汝京当年带出来的团队,成了中国芯片产业的"种子部队",在各个晶圆厂、设计公司里挑大梁。
他或许失去了一笔巨额财富,却为一个国家种下了自主创新的根。就像他常对年轻人说的:"真正的财富,是让自己的国家不再被人卡脖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