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荐书|他们写作,去向大千世界,也回到记忆深处

0
分享至

作家因何而开始一本新书的写作?可能是一次偶尔开始的旅行或采风带来了新鲜体验或颠覆了以往的陈见,可能是童年的美好经历让其念念不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带来别样的抚慰,可能是长久的阅读拓展了其知识版图让作家想象自己如果也身处故事中将如何……作家们一次次潜入记忆,潜入生活,在空无一物的白纸上,开始创造意义的远征。

过秦岭,写百草奋兴,群生消息

一次跨越山河的行走,总是能够留下无数的记忆与创作的灵感。

采风中所见的真实的地点、风俗、故事,被编织进故事的肌理,叙述本身具有了某种多义性,一种被文学化、艺术化了的真实,引起读者持续地探索的乐趣。

2022至2024年间,作家贾平凹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密集采风之旅:从故乡商州的六个乡镇出发,足迹遍布陕南陕北的十个县与三十个村寨。在这场跨越山河的行走中,他不是浮光掠影的观察者,而是沉潜大地的倾听者——田埂上的一句闲谈、老屋檐下的一次偶遇、集市里的一番争执、山民口中的一段往事,都成为他捕捉生活本真的“消息”。

这些来自土地与烟火的“消息”,构成了贾平凹作品的叙事根系。在新书《消息》中,贾平凹将目光锁定在普通人身上:他们在黄河滩上的劳作、在山林中的自省、在时代潮流里的彷徨、在人情往来中的坚守,都被他记录。

《消息》以黄河晋陕大峡谷开篇,将历史传说、民俗风物与当代生存状态交织缠绕。不同于以往洋洋洒洒的大长篇,《消息》由九十余个相互独立又彼此勾连的短篇构成。贾平凹将古塔、山林、河流等自然意象赋予灵性与隐喻,让山水草木都成为故事的隐形叙述者。

虚实之间,万物生生不息,《消息》中的故事有粗砺的乡土气息,万事万物,经历时间的淘洗,神秘动人,贾平凹用洗练的文字写出:“寝殿前檐横檩为一根原木,直径五十五公分,两头粗细均匀,这竟然是一棵蒿草长大的木头,这里用的只是中截。寝殿考证元代建筑,而蒿草能成大木,又做檩七百年不坏,人皆无法想象。”

《消息》中有很多超短篇,不再赘述前因后果,而直接以某地有某人某事开篇,且每当写人间万象时,贾平凹总写得苍凉悲壮,《临猗滩》中写:“村后的梁坎下有一堆新土推起的坟,逢着七七四十九日,三两人在跪下,没有哭声,默默地烧纸钱。坟右的小路上,风在行走,是旋起的一根土绳。”

另外,贾平凹的《消息》也将二十四幅画作插入其中,形成与文字互为表里的叙事共同体,这些画作暗合文字的情感节奏。


秦岭是人文与历史的秦岭,也是苍生与万物的秦岭。

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洁三年多时间中走访秦岭56个村子、采访189个人物。最终,她以秦岭生态保护为主题,写下包含秦岭护林员、保护大熊猫的一家三代、扎根深山的民警、繁育朱鹮的技术人员、金丝猴的守护者、老城文物保护者等三十余组人物群像。

与贾平凹古典主义的、沉思式的写作不同,作为报告文学的《过秦岭》是理性的,人物故事也是真实平实的,如护林员赵苍虎43年守护12665公顷林海;汉江源女子护河队由广场舞阿姨转型为环保志愿者;聋哑绣娘郑娥通过羌绣工坊实现实打实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评论家施战军认为《过秦岭》找到了介于“人文写作”和“大众写作”之间的写作思路,作家贴人亲物的写作手法让生命与秦岭相连接,细腻的感知、严谨的考证和实际的体验,能够搭建起了自然、人与文化的立体叙事空间。王洁在探索观测秦岭中独有的东西,努力找它们的独特性。比如金丝猴保护者李保国开发“猴脸识别技术”,朱鹮守护人因鸟而与伴侣结缘、婚姻。这样千千万万个这样进不了史志的小人物,正构成了今天秦岭的社会生态。


童年与乡土,被分享的文学记忆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乔叶最近出版了新书《太阳落在了哪座山》,并与作家梁晓声展开了一场对话,对话的主题之一就是文学与童年经验。

在寻找新的写作灵感时,乔叶选择了回望自己的童年,《太阳落在了哪座山》收录了她在豫北平原的成长记忆,乔叶称这是她“最柔软的童年记忆”。长大后的我们都过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但童年的记忆却是共享的。

乔叶认为,“小时候”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概念:“我现在50多岁,我觉得小时候是一个很有弹性的,你看你20多岁可能也是小时候。”这种对童年概念的拓展理解,让我们看到了记忆与文学关系的复杂性——在文学创作中,童年不仅仅是生命的一个阶段,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可以伴随终身的情感体验。


书中的童年总是真实的吗?对于这样的问题,乔叶给出了回答:“我笔下的这些童年,都是我经历的,是非虚构的,但它同时某种意义上又是虚构的。”她解释说,记忆本身就是一个筛选机制,当我们回忆童年时,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某些片段进行表达,“在筛选的时候它一定是有重点的,有点像我们照相机照相,给了一个聚焦,会把其他一些你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忽略掉。”

这种对记忆本质的理解,揭示了写作与真实关系的复杂性。乔叶认为,后天的认知对记忆的重构起着关键作用:“一朵花开了两次,第一次开在当年,第二次开在当下。”童年经验如同一朵花,第一次绽放是在经历的时刻,第二次则是在回忆与书写的时刻。

回忆与书写的时刻有时反而是更触动人心的。乔叶和梁晓声多次提到具体的物象:指甲花、爆米花、棉花、瓦片……这些看似平凡的物件,却承载着深厚的情感记忆。梁晓声分享了自己对指甲花的观察:“从那样的一个时代过来,我们也能看到人类,尤其是女性对于美的这样一种本能的要求的轨迹。”他从一个小小的物件中,看到了人类对美追求的永恒性。


梁晓声

梁晓声也特别提出书中的一些精彩的描写,比如“在人们的闲话中暮色渐渐深浓,先成了深蓝,然后是黑蓝,这时的雪片更大了,却反而下得笨重了……”成熟的写作者写童年的哪怕最简单的物象,也总有新奇的表达。

乔叶对于记忆的回望满是恬静的乡土风光,先锋小说家陈鹏的童年记忆中则活跃着奔腾的群马。

陈鹏生于云南嵩明军马场,最新出版的小说《群马》带有自传性色彩,这本小说中,陈鹏以军马饲养地马甸为背景,通过两位老人的独白,回溯了该地50余年的历史变迁。书中采用“巡夜人”视角的独白性叙事,兼具观察者与参与者的双重身份,形成明暗交错的文本张力。

两位老人的倾诉如排山倒海般展开,串联起马甸人的悲欢离合与历史创伤。陈鹏的写作一向文风凌厉,这在《群马》中也得到体现。例如书中老周对马甸有执念,他说:“我告诉你啊,铁皮架子石棉瓦顶棚刚到三月就热得不行,一层层热浪野狗一样扑下来……”

评论家贺绍俊也关注到《群马》这本小说的实验性,他认为,“巡夜人”视角的讲述,创造了一种纯粹的倾诉效果。通过这种排山倒海式的叙述,彰显了“群马”和群马背后50年的人事和历史。高贵、优雅,奔腾着英雄血液的马,高亢而明亮,寓意着我们曾经有过的经过战火洗炼过的理想。小说将马的世界与人的世界交织在一起,就是要讲述理想所遭遇的故事,或者说理想的变异。

“陈鹏在小说中创造一个群马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理想始终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他看到了我们的历史和现实,不仅有人的世界,也有马的世界,不仅有现实中的复杂和卑贱,也有理想中的单纯和高贵。”贺绍俊谈道。


在阅读与思考中想象一次穿越之旅

近些年,作家王尧写了很多关于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散文,这些人的面孔、故事、经历持续地活跃在他脑海中,王尧于是想象,如果能够回到那个时代,与他们生活在一起,自己就是西南联大的学生,会如何自处?如果联大的先生或学生在今天,他们又会如何选择?

以此为灵感,王尧写下小说《桃花坞》,将真实历史和人物与虚构小说嫁接、编织在一起,故事起于苏州桃花坞大街,方家和黄家两户文人家庭生活于此,两家的第三代——方后乐和黄青梅遭遇了抗战烽火,也一同从苏州跋涉至昆明的西南联大求学。

书中的伊始部分即点出本书的核心意象——桃花坞。方黎子告诉儿子:“你以后去看《烬余录》,唐宋时此地遍植桃花,现在没有了,不知桃花庵里有没有。”方梅初还没有回神,父亲又说:“桃花坞的妙处就在没有桃花。你想象哪里有桃花,哪里就桃花灼灼。”

“桃花”在书中是一个核心意象,它既指代具体的苏州地理空间“桃花坞”,也象征着战火年代,人们对于理想的坚守,以及人物之间细腻的情感纽带。

《桃花坞》的故事中,苏州的桃花坞大街是核心地标。王尧说,桃花坞临近《红楼梦》中的阊门,又有钱钟书先生读过的桃坞中学等真实的地标,这里是非常有文化底蕴和新旧历史冲突的地方。

创作《桃花坞》这部小说,王尧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具体到书中方后乐和黄青梅两人1942年高中毕业去昆明念书的路线,从苏州到昆明怎么走,以及西南联大1942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是什么,这些都做了详实查阅。

“为了写这条路,我研究了三个月,查了很多交通史,还有人物传记,但都不能解决,因为其中有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选的这个时间点如果是5月上旬走,他们就从江苏到金华,又要从金华坐火车到江西,再到贵阳。但是我要写他们走的时候,恰恰是在5月底,那时候金华已经沦陷了,他们也不能从那里走。没有办法,后来重新看了浦江清的《西行日记》,发现浦江清去昆明的路线正好是和我所设计的一样,这样就让他们从安徽走的。”小说中有一卷专门交代了这个历程,这虽不是一部历史小说,但对历史的细节呈现是真实的。


除了这种对于空间路线的推演,《桃花坞》中被关注更多的是其中对于真实的历史人物的重构。

此前的采访中,王尧也表示,小说在情节推进中展开了人物的思想脉络和命运走向,方黎子、方梅初、黄道一、徐嘉元等,革命者方竹青、老许、张若溪等,还有真实的历史人物章太炎、朱自清、闻一多等,他们构成了复杂的思想谱系,方后乐是在这个斑驳的体系中思索、选择和成长。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孙郁表示,《桃花坞》让人想重新回望历史,来检讨我们旧有的文化理念:“小说深刻描绘了法西斯入侵后中国社会与文化生态的变化,展现了保守主义、激进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的交织。方家三代人的命运,映射着百年中国文化的分合变迁,叙事风格沉郁感伤,对消失的文明怀有眷恋,三位美好女性角色的离开更是强化了这种美学基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李承德为老婆胡杏儿庆祝生日,手腕金镯抢镜,满满的幸福味道

李承德为老婆胡杏儿庆祝生日,手腕金镯抢镜,满满的幸福味道

陈意小可爱
2025-11-09 09:52:02
大势已去!录音门事件再升级,向太、李安、黄百鸣的话字字珠玑

大势已去!录音门事件再升级,向太、李安、黄百鸣的话字字珠玑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6 11:21:30
金晨穿这样,自己不尴尬的吗?不冷吗?

金晨穿这样,自己不尴尬的吗?不冷吗?

小椰的奶奶
2025-10-11 11:27:57
若中日再次爆发战争,结局会如何?俄罗斯和美国看法一致​

若中日再次爆发战争,结局会如何?俄罗斯和美国看法一致​

寻途
2025-11-04 21:16:03
一家三代短命!蔡磊抱怨世道不公:我爷爷50岁去世,父亲47岁离世

一家三代短命!蔡磊抱怨世道不公:我爷爷50岁去世,父亲47岁离世

来科点谱
2025-10-07 22:09:18
王家卫还敢搞金靖?以为她只会搞笑?他怕是没搞清金靖的底细吧!

王家卫还敢搞金靖?以为她只会搞笑?他怕是没搞清金靖的底细吧!

科学发掘
2025-11-09 00:19:46
儿子在柬埔寨被打死,又被捞人中介收解救费25万,最后人财两空

儿子在柬埔寨被打死,又被捞人中介收解救费25万,最后人财两空

社会酱
2025-11-08 17:23:31
副院长与眼科医生事件影响有多大?更多细节疑曝光,或有医院作出针对性改变

副院长与眼科医生事件影响有多大?更多细节疑曝光,或有医院作出针对性改变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1-08 15:13:35
中国女导演曝漫威男星塌房真相:发不雅照、酒后发疯,还把她吓到锁门求生!

中国女导演曝漫威男星塌房真相:发不雅照、酒后发疯,还把她吓到锁门求生!

北美省钱快报
2025-11-08 08:03:44
订单爆棚!根本做不完,东莞一工厂要求加班加点,每月补助500元

订单爆棚!根本做不完,东莞一工厂要求加班加点,每月补助500元

火山诗话
2025-11-09 07:00:23
怒砸球拍!萨巴伦卡丢冠后痛哭:抢七0-7巨大蒙羞 0-2不敌世界第6

怒砸球拍!萨巴伦卡丢冠后痛哭:抢七0-7巨大蒙羞 0-2不敌世界第6

风过乡
2025-11-09 07:29:34
淘宝已被调查

淘宝已被调查

政知新媒体
2025-11-08 20:27:47
与雷军分道扬镳,美的方洪波言论刷屏,十几万字报告拆解小米

与雷军分道扬镳,美的方洪波言论刷屏,十几万字报告拆解小米

公子麦少
2025-11-07 20:43:25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首次发现秦汉时期全本《诗经》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首次发现秦汉时期全本《诗经》

上观新闻
2025-11-09 06:39:05
正式交易?独行侠发声,汤普森下家3选1,勇士热门,豪门或截胡

正式交易?独行侠发声,汤普森下家3选1,勇士热门,豪门或截胡

乐聊球
2025-11-08 09:56:16
8场投进14记三分,命中率超5成!火箭神射手崛起,斯通留人需加钱

8场投进14记三分,命中率超5成!火箭神射手崛起,斯通留人需加钱

熊哥爱篮球
2025-11-09 11:36:31
江西弃婴被加拿大夫妇收养,获奥运会冠军后称:我不会认亲生父母

江西弃婴被加拿大夫妇收养,获奥运会冠军后称:我不会认亲生父母

卷史
2025-11-08 14:48:31
稳定币“爆雷”! USDX从1块跌到1毛 近乎归零

稳定币“爆雷”! USDX从1块跌到1毛 近乎归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2:13:55
五年2.7亿首秀几分?福克斯24+3献决胜球 马刺三后卫先发会成常态

五年2.7亿首秀几分?福克斯24+3献决胜球 马刺三后卫先发会成常态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9 11:31:53
“光刻机之父”林本坚:中国现有设备能造出5nm芯片,美国已承认

“光刻机之父”林本坚:中国现有设备能造出5nm芯片,美国已承认

趣文说娱
2025-11-08 17:14:30
2025-11-09 11:59:00
澎湃新闻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856360文章数 50837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杨议直播售书法:名气助阵,10秒内即售罄?

头条要闻

浙江男子在家门口发现"人参"直接生吃半根 结果悲剧了

头条要闻

浙江男子在家门口发现"人参"直接生吃半根 结果悲剧了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上涨0.2% C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孩子脾胃弱不用愁,四神汤搭对食材,养胃补营养元气足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五十多岁的女性秋季别瞎打扮,这3个技巧实用还时髦,快收藏

教育要闻

张宁娟:深度解读2026年高校特殊类型招生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