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作者提供)
回忆自己青春时光的人,如今散落在工位上、地铁里、家庭中。时代在变化,当少有人再用华丽的句子书写爱情的细枝末节、生活的敏感思绪,拿着“放大镜”看生活的简媜,提示着一种遥远的坚持。
✎记者 | 崔斯也
✎编辑 | L
如果提到两岸都很熟悉的台湾作家,你可能会想到简媜的名字。
生于1960年代的简媜,是中国台湾宜兰人。在世代务农的家庭里,她是敏感、细腻、与众不同的孩子。
1980年,简媜进入台大中文系读书,那是被她称作“生命之页自此真正开启”的时期。第一本书《水问》在大学期间出版,从此她的写作从未间断。在漫长的写作生涯里,她先后拿下多个知名文学奖,担任《联合文学》主编。以散文见长的她,被称作台湾第四代散文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
(图/作者提供)
“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她爱她的扁舟甚于爱你,犹如你爱你的船甚于爱她。”曾被80、90后文艺青年差点“全文背诵”的《四月裂帛》,今天看起来依旧有着极致的美感。实际上,优美的词藻只是她最“出圈”的标签,在她几十年前的作品中,已经遍布着女性议题、哲学思考。她的文字记录着一代人的精神面貌,也带着强烈的生命力。
今年10月,她的一系列旧作在大陆再版。“我的作品最早在三十多年前来到大陆,好吓人,一眨眼,两个世代小树苗长成社会栋梁了!”她说。
不久之前,我们与简媜进行了一次对话。当北方已经进入初冬,台北的气温依然是34℃。季节的差别也仿佛让我们短暂地穿越时光,被拉回到那个文学蓬勃生长的年代。采访时,简媜的回答依然是熟悉的语感——优美、细腻、举重若轻。
![]()
(图/作者提供)
以下是《新周刊》和简媜的对话实录:
![]()
每个乏善可陈的日常堆栈起来就叫纪律
新周刊:作为台湾散文的代表作家,你认为自己的作品为何会成为很多人的文学启蒙、在文学爆发的时代里持续影响一两代人?是否可以说,你的书写是“踩在了世代的节奏上”?
简媜:文学是编织时光与记忆的艺术,时光、记忆指涉的就是活生生、血淋淋的经验,因为毫无保留地经历了,一颗心才伤痕累累;因为疗愈了,才提炼出信念、思想。读者喜爱我的作品,并非我有什么殊异才华,而是我这么一个平凡人从年轻时真诚地投入生活,去经历、去承受、去疗愈、去结晶,直到初老仍如此,我走过的路,他们正在走,以至有了共鸣。
新周刊:你的作品中大部分都在书写身边的人、自然、环境。这种对生活中事物极其细微的观察是怎么形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观察发生了哪些变化?
简媜:作家是对人生、社会充满好奇的一种人,生活是散文的母体,但生活岂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几乎每隔几年就必须重新校正、认识丢来一堆新把戏的社会,而且体察人在新旧交错社会中的种种变与不变。
我期待自己是具有“全人生视野”的作家,不管是青春世代、暮年族群,不论赞美生之喜悦或是悲叹终程挽歌,我能感受他人的感受,这颗创作心脏都能容纳。这种思维习惯当然也会在生活中造成干扰,譬如“创作我”正在处理老龄题材,“现实我”必须与稚龄孩子对话,常年如此倒也练就转换频道能力,跳脱出来,就好办了。
![]()
《微晕的树林》
简媜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5-6
新周刊:进入初老的年纪后,你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日常会做哪些事情?
简媜:我的度日方式接近云淡风轻,乏善可陈;物质欲很低,喜欢清朴自在环保,出门自带水壶,很少外食。仍然维持农夫习惯,清早五点醒来开始工作,进度顺利的话继续写下去,文思涣散的话就出去运动。我住在景美溪河堤附近,健走、跑步随意,80分钟走六公里,晒太阳、嗅闻堤岸边野姜花、观赏白鹭鸶在水中觅食,让大自然的能量充满全身。阅读、写作及相关事项天天做就是日常,每个乏善可陈的日常堆栈起来就叫纪律。
当年的我还有大把花不完的青春,现在虽然还不到垂垂老矣,但抬头看见的尽是晚霞满天。如果有不老药让我永远保持年轻身心,我绝对写不出《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这种探讨生老病死的作品,所以,当我写着文字之时,时间也努力地在我身上书写呢。
![]()
(图/作者提供)
新周刊:现在你的写作频率是怎样的,一般会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写作?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你的写作环境有发生变化吗?
简媜:我曾经形容自己像一个马拉松选手,依照自己的速度,每两三年完成一本书,这是最符合我目前身心状态的,不疾不徐,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观赏新生代写手兴风作浪,不妨碍自己继续制造文字涟漪。中国人说安身立命,听起来崇高庄严,落实在你的脚跟旁,就是日常。
![]()
文艺青年看起来是落寞了,但不必悲观
新周刊:作为曾经台湾文青的代表,你认为“文艺青年”在今天已经逐渐落寞了吗?为什么人们不再愿意承认自己是“文青”?
简媜: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科技社会里,“文艺青年”看起来是逐渐落寞了。我年轻时,念文学科系是被称赞、羡慕的,现在完全相反,被视作“失业系”,甚至听闻文学科系申请转系的大一新生逐年增加。
社会像一头猛虎,只管往前奔踏,什么东西被踏坏了等它踏过才知道,它只管狂奔不管修复,文学恐怕是被踏伤的东西之一。
即使时势如此,我的人生经验提醒我不必过度悲观,因为人类是需要精神生活的社会性动物,而且会检阅缺乏什么接着开始大量弥补,当这种现象生成,就会吹起复古风了。如果不是有这种奥秘的,仿佛猛虎与绵羊同体的社会性格,古典东西早就毁光了。几千年的老东西、老思想都还在,不就证明基因里有“返祖”的本能吗!我们这个民族除了爱吃,还爱在精神层次返回旧时光与祖先说说话。这里面,就藏着底气与韧性。
![]()
《我们不要被命运找到》
简媜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5-6
新周刊:你曾说“文学不是为了热闹而来”,在今天,文学的“地位”或是“热度”下降了吗?当更多形式的文化产品出现(比如社交媒体、网络文学、游戏),文学热潮不再持续上涨。对于普通人来说,文学还有哪些作用?
简媜:多元形式的文化产品确实让以文字载体为主的文学作品失去市场,值此之际,文学创作与阅读还有用吗?当然有。文学视野、能力之养成,或许对职涯没什么助益,但对成为什么样的人大有帮助。我在写作中探勘那个“理想我”,也希望读者以我的作品为绳索,去攀越自己向往的那座“理想我”的山头。
即使人工智能的威胁惶惶然逼近,即使社群影音习性使大部分人的文字阅读兴趣萎缩化、能力零碎化,我与同样信念的人都还在这条路上,并且相信,即使暗夜,我们的眼睛自带光芒。
新周刊:爱情曾经是你书写的一大主题,你会怎么看待如今年青一代对“恋爱脑”的批判?在今天的语境下,书写恋爱中的情感细节,或是沉溺于恋爱的痛苦,似乎都成为了一种羞耻。现在的你会建议当下的年轻人去谈“奋不顾身的恋爱吗”?
简媜:对我来说是个震撼问题!我首先想到的第一个恋爱脑应该是《诗经》第一篇《关雎》那个“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男子,日夜为恋爱烧脑,这可怎办,这首诗还念不念啊?更别提写“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李商隐,这可是超级恋爱脑!
不过,我猜测这种批评或许是针对流于谈情说爱欠缺深刻内涵的作品,若是如此,可以理解。我们必须有个心理准备,能精辟地评论作品情爱、貌似老僧入定的人,在现实上碰到感情问题,往往一身功夫毁于一旦。即使如此,我依然赞许勇于追求爱情的年轻人,爱情当然不是一切,但你拥有的一切都无法取代爱情。
![]()
《我们算是打过了招呼》
简媜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5-6
![]()
必须熬着撑着继续成长,不要萎缩
新周刊:作家所需要的“敏感”,在你过往的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今天的互联网上,“敏感”似乎也有沦为“矫情”的嫌疑,而“钝感”成为另一种被推崇的价值。作为一个敏感、细腻的书写者,你怎么看待这样的变化?你认为敏感对于写作来说依然是重要的吗?
简媜:你提到“敏感”有沦为“矫情”的嫌疑,听来似乎不是个好词。“敏 感”这个词是中性的,指具有一种先发的敏锐力与感受力,这种能力若朝负面延伸可能质变成复杂、多疑、苛刻,当然不好,若是朝正向走,那就是好事。
“钝感”之所以受推崇,或许隐含规劝意思,凡事不必过度解读、猜测,以致作茧自缚。但一味钝感也怪怪的,钝感久了,小心变成“无感”。跟一个无感的人做朋友,这友谊还“感”得下去吗?
新周刊:作为女性作家,在过去的写作生涯会遇到哪些困境吗?你认为女性书写在今天有哪些意义?
简媜:女性作家,在我这个世代意味着肩上有好几个包袱,尤其进入婚姻后,必须练就神力女超人本事,我在《女儿红》书里提过:“一半壮士一半地母,我是这么看世间女儿的。”不见得每个包袱都是阻碍女性成长,任务与成就有共伴效应。新世代女性作家正在形塑她们的地形地貌,更擅于利用资源,试验新的写作手法,这是值得期待的。
![]()
《女儿红》
简媜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5-6
新周刊: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大部分年轻人的生活似乎并不顺遂。你希望对缺乏信心的年轻人说些什么?
简媜:不确定的年代,不确定会持续多久,唯一确定的是,必须熬着撑着继续成长,不要萎缩。我听过一种说法,现在年轻人比我们这一代年轻时面对更多挑战、处境更不利,可是也有人不赞同,去问问1970、1980年代的年轻人,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我同意,大部分年轻人的生活都不顺遂,这是目前很多社会的普遍处境。有时候,我们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小心呵护信心、保持脚步向前;然后,在等待中积极学习,在学习中持续行动,告诉自己:黑夜,只是未诞生的黎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