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信息:分析师Boden 著,开明出版社,2025年
前言
· 关于《以日为鉴》
第一篇|失业潮下的决策
1. 保就业,还是保发展?
——回顾日本保就业史:为保就业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2. 救老员工,还是大学生?
——回顾日本大学生失业潮
3. 留在城市还是返乡?
——回顾日本返乡就业潮:“日本漂流一族”的故事
第二篇|无法与自己和解的一代人
4. 人生开启于失落经济
——就业冰河世代的一生
5. 学历贬值的一代
——日本学历贬值的20年:回顾日本学历贬值史
6. 日本硕博扩招一代
——日本硕博学历贬值史:大扩招的教训
第三篇|就业众生相
7. 日本的全民考公热
——回顾日本全民考公30年:从狂热到寂灭
8. 少子化与教师过剩危机
——回顾日本教师改革史:未来教师还是好选择吗?
9. 医生还是好的职业选择吗?
——回顾日本医疗“黑色10年”:医疗崩坏史
10. 理工科的背叛
——回顾日本工程师的失落30年:理科劝退潮
第四篇|老龄化冲击的医疗体系
11. 日本医疗改革与医药寒冬
——回顾日本90年代医药寒冬:大控费引发的行业雪崩
12. 日本医药复兴改革
——从药品危机到行业复兴的30年:日本医药复兴之路
13. 日本医疗再生改革
——日本新医改20年:日本医疗再生之路
第五篇|失落经济下的全民出海潮
14. 回顾日本全民出海潮
——“海外再造日本”的出海暖流是如何形成的?
15. 中国的机遇期
——我们也会迎来这样的全面出海潮吗?
后记
· 一个故事在日本两代人眼中的变化
结语
数据引用说明
参考文献
在2025年的春风中,分析师Boden的《以日为鉴:衰退时代生存指南》如一记警钟,敲醒了我们对“后增长时代”的集体失眠。这部由开明出版社推出的作品(ISBN: 9787513196093)全书214页,以日本泡沫破裂后长达40年的“失落周期”为镜,呈现东亚经济体从“增长型”转向“存量型”社会的阵痛。不同于宏大叙事的经济论著,Boden更像一位贴近街巷的时代讲述者,从普通人的遭遇切入:失业潮下的“窗边族”、就职冰河期、考公热的兴衰、老龄化造成的医疗崩坏,以及全民出海的逆袭故事。读来不止是经济史,更像一本写给当代人的“职业错题本”——教我们在看清现实后,仍能保持热爱与韧性。
日本的“失落40年”:从繁荣幻梦到个体创伤
书的前言直指核心:日本并非一个遥远的经济样本,而是东亚地区最具前瞻性的“衰退模板”。这部书可视为一本“前车之鉴的生活说明书”。
Boden以五大主题层层展开:
第一篇 保就业,还是保发展?
1993年失业率从2%急升至3%成为转折点。日本为保稳定选择“压低失业率优先于增长”,企业通过合并、内部冗置岗位与派遣制度避免裁员,却催生“窗边族”与临时工时代。一代人的职业上升通道被封死,地方经济衰退与“格差社会”开始显形。
第二篇 失落的一代
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第二次婴儿潮”2000万人,是被时代击中的一群人:从“出生过剩”到“毕业过剩”再到“就业过剩”。延迟毕业、教育产业化和硕博扩招本是缓冲,却最终制造了“高学历贫穷”。派遣制度让大学生沦为“可替换零件”,青春被冻结于“就业冰河期”。
第三篇 考公热与教师热的幻灭
公务员曾是“神的职业”,但十年过后热潮退却。财政紧缩下不再是“铁饭碗”而是“铁牢房”:薪资冻结、加班常态、压力倍增,年轻人宁冒险也不愿再入公职体系。
第四篇 老龄化与医疗崩坏
80年代日本医疗体系傲视全球,90年代因少子老龄化与财政危机而全面失速,“医疗崩坏”“医药寒冬”相继出现。Boden梳理“再生改革”与“医药复兴”经验,指出资源挤压青年医疗权益,造成创新动力不足的恶性循环。
第五篇 全民出海潮
最具启发性的一章。90年代至2010年代,日本掀起长达20年的“出海黄金潮”,在国内内卷背景下,部分人通过海外市场实现逆袭。Boden提醒:出海不是救命稻草,但在衰退时代,它是少数仍具成长性的赛道。Boden的叙事之所以动人,在于他抛开GDP折线图,转而写工厂技工、派遣青年、返乡者等普通人的命运。他让“失落”变得可触、可感、可反思。
镜鉴中国:一面照向当下的未来之镜
2025年的中国正站在“进入存量时代”的门槛。书中所述日本困境,与当下中国现实有惊人重叠:
青年失业与结构性错配:2024年青年失业率破20%,1200万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学历贬值趋势显现。
考公与避险思维:2024年国考报名超300万,77:1竞争背后,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少子老龄化与医保压力:中国即将进入超老龄社会,医保基金收支承压。
“稳定优先”模式的代价:延迟出清与保就业政策让“僵尸岗位、僵尸企业”占据资源。
出海潮再起:从TikTok、SHEIN到非洲基建,中国正在复制日本的“出海窗口期”。
日本的40年,是我们可能经历的40年缩影。书的现实意义不在于“预测衰退”,而在于提醒:不要在沉睡中错过自救窗口期。
价值与小憾:一本具“行动指针”的人生指南
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视角独特——它不是宏观经济史,而是“微观时代史”。数据、制度与个人命运交织,读来像一部纪实文学。书末引用罗曼·罗兰那句振奋人心的话,为全书定调:真正的英雄主义,是看清生活真相后仍选择热爱它。唯一的不足是:部分案例跨度大,数据呈现略碎;对安倍经济学后续影响点到即止,若有续作补上“可复制的策略模型”,将更具行动指导力。《以日为鉴》不是焦虑营销,更不是悲观宣言,而是一部适合每个身处变局的人阅读的“衰退生存手册”。它告诉我们:与其预测风暴,不如练习航行。
推荐给:
正处迷茫期的青年与职场人
负责政策与组织决策的管理者
想在周期转向时不做“被牺牲世代”的你
读完,你会更笃定一句话:真相虽冷,但热爱仍是力量。
版权声明: 本资讯搜集整理自公开网络 ,希望获取本书的读者请联系公众号后台,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公众号删除。
日本评论,立足区域,放眼全球
请大家关注公众号、转发、点评分享。 ▼
日本评论 公众号旨在为学界同仁提供交流平台,传播知识,交流思想,启迪智慧。欢迎各位学界同仁向公众号赐稿。会议资讯、散文、随笔、论文均可。我们的邮箱zhanghongming@sxu.edu.cn,期待您的来稿!(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