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传承天府文韵 绽放蓉城之美!2025第三届成都国际文学周开幕式暨第十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颁奖仪式举行

0
分享至

秋染蓉城,银杏映古园。文聚崇州,群贤启新篇。


2025第三届成都国际文学周开幕式暨第十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颁奖仪式现场图

2025年11月5日晚,2025第三届成都国际文学周开幕式暨第十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颁奖仪式在成都・崇州圆满举行。崇州罨画池——这座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在此任职、创作的千年园林,灯火璀璨、文潮涌动。一场融合“文学+实景演艺+数字光影”的沉浸式文化盛宴,在陆游诞辰900周年之际,让跨越九百年的诗魂与当代蓉城的文学活力交相辉映。

本届文学周是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成都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后首个重磅文学品牌活动。活动由四川省作家协会支持指导,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崇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崇州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艺发展服务中心(《青年作家》杂志社)、成都市作家协会、崇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崇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成都农商银行崇州支行承办、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执行。

汇聚世界目光

中外文学名家齐聚蓉城

开幕式上,何向阳、施战军、阿来、徐贵祥、彭闯、王兆鹏、敬一丹、司马文斐(Matej Zima)等文学界、学术界及国际嘉宾,以及来自多个城市的作家、书画家代表近200人汇聚一堂,共赴这场文学盛典。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向阳在开幕式致辞中说:成都自古便是文人笔耕的沃土。文学,是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亮丽名片,“文宗自古出巴蜀”,司马相如和扬雄在此诞生,李白、杜甫、陆游、苏轼等均在此写下了不朽篇章。陆游曾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赤诚入蜀,在这里迎来了他创作最丰沛的时光。“二十里中香不断”的梅花胜景入诗成册,“剑南山水尽清晖”的风物人情落笔成篇。成都还滋养了郭沫若、巴金、李劼人、马识途、周克芹等一批文坛大家。今天,广大成都作家更是紧扣时代脉搏,传承天府文韵,焕发出蓬勃生机,已成为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成都国际文学周为中外文学对话搭建了重要桥梁。华语青年作家奖自诞生以来,始终坚守初心,推动优秀青年作家走向更广阔的文学舞台。青年兴,文学兴。希望青年作家们以获奖为新的起点,永葆创作初心,扎根大地,仰望星空,做伟大时代的在场者、历史进程的记录者、人民心声的表达者、文学高峰的攀登者、文化强国的建设者!

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辜学斌在致辞时表示,“期待各位青年作家以想象力为翼、以生活为根,用深度的笔触书写更多跨越文化、打动人心的时代新篇;热忱期盼中外各位嘉宾到成都走走看看,在烟火市井与雪山盛景中汲取灵感,让更多成都故事、中国气象融入世界文学版图。”

成都市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崇州市委书记陈茂禄在致辞时说:“今天的崇州正以日新月异的创造,为新时代文学发展提供丰厚的实践滋养。热情邀请广大文艺工作者特别是青年作家,以崇州为创作源泉,用微观视角和细腻笔触去挖掘鲜活素材、记录美好生活、创作时代佳作,用崇州故事洞见发展脉搏、反映时代精神。”

开幕式上,“文润天府”“梅馨千年”“锦城新声”三个篇章次第展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电视节目主持人敬一丹,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王兆鹏,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作为篇章开启人,以演讲的方式拉开各篇章大幕。在演讲中,他们高度评价了成都的文学传统、陆游在成都的诗词成就,以及新时代成都文学的创新发展。

第十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颁奖

六位文坛新锐闪亮文学星空

作为开幕式的重头戏,第十届华语青年作家奖四大奖项6部优秀作品逐一揭晓,见证了华语文学新生代的卓越成就与无限潜力。

第十届华语青年作家奖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皮影》(钱幸)

《灯花》(程婧波)

第十届华语青年作家奖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把头》(孙昱莹)

《张黑女》(林檎)

第十届华语青年作家奖新批评奖获奖作品:

《西部青年批评家成长的困境》(周明全)

第十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非虚构作品奖获奖作品:

《父恩》(周荣池)

这些作品或聚焦民间艺人生存,为边缘者立言;或将历史、神话与科幻巧妙熔铸,构建虚实交织的叙事迷宫;有的扎根北方冰原,吟唱关于传承与尊严的雄浑挽歌;有的借北魏墓志叩问现代身份认同,精妙如寓言;还有的以深切的现实关怀和扎实的调研,为改善西部文学批评生态提供有价值的思考与路径。抑或以克制深情的笔触,刻画一位农民父亲的立体生命。

华语青年作家奖自2015年诞生于成都以来,始终以推动文学新人成长、打造比肩国际水准的纯文学奖项为宗旨。历经十年耕耘,已成功奖掖徐则臣、田耳、张楚、葛亮、付秀莹、马金莲、董夏青青等数十位优秀作家,其中多人更在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国家级奖项中斩获佳绩,彰显了该奖项发掘文学新血的精准眼光。

成都文学重大推介

描绘文学高质量发展蓝图

近年来,成都市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在中国作协、四川省作协和市领导、市委宣传部的关心指导支持下,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鲜明突出“强文学”工作取向,锚定把成都建设成为有世界影响的文学之城目标,开拓创新、砥砺前行,成都文学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受到中国作协、四川省作协和文学界、社会各方好评。成都市作协获得中国作协社联部表扬,连续5年荣获四川省作协系统先进集体。

开幕式现场,从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平台搭建、传播载体四个方面对重要文学工作、文学成果进行集中推介。

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成都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5年9月,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成都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以“五个坚持”为遵循,聚焦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精品创作、辐射拓展、价值彰显五大方向,出台15项精准举措,着力构建“文学+”融合发展生态圈,推动文学事业实现系统性重塑、创新性突破,为新时代文化强省、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注入文学力量。该《意见》系统谋划推动成都文学高质量发展,为这座浸润千年文脉的城市注入澎湃动能!

启动筹建成都文学馆

2025年,“启动筹建成都文学馆”相继写入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决定》。该馆将以“国际视野、全国一流、成都特色”的定位,秉承“文学连接城市与人”的核心理念,立足“烟火成都与文艺共生”,成为集文学创作、学术研究、交流培训、作品孵化、版权转化、展览展演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构建“可阅读、可体验、可共创、可生长”的现代文学传播交流展示中心和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搭建成都文学创作数字版权服务平台

2025年11月,成都市作家协会、成都市网络作家协会联合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设立了成都文学创作数字版权服务平台。该平台着眼推动文学创造成果价值转化、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将着力打造“登记确权--价值评估--交易运营--维权保护”一体化文学版权服务生态体系;推动文艺创造成果转化,激发文艺创新创作活力!链接文化产业机构中的文创企业、投资机构、数字平台,形成可复制的版权产业服务示范案例。

《青年作家》杂志、《草堂》诗刊焕新前行

由成都市文联主办的《青年作家》杂志和《草堂》诗刊焕新推介。作为中国最美期刊,中国文坛“四小花旦”之一,2025年1月,《青年作家》改版后文本精良,风貌青春。杂志设立的“华语青年作家奖”、承办的“华语青年写作营”,以独特的审美、开阔的视野,助推文学新秀、发掘文坛新锐,至今已培养1位青年作家获得茅盾文学奖,6位青年作家获得鲁迅文学奖。《草堂》诗刊以“高质量、高稿酬、高颜值”成为展示华语诗坛风貌的重要阵地。其参与承办的“成都国际诗歌周”已成功举办八届,成为中国西部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文学活动之一;其参与设立的草堂诗歌奖,已成功举办七届,成为独树一帜、影响广泛的诗歌奖项。

沉浸式体验

古今对话诗意流淌

在罨画池的园林实景中,打造了一场从入场即开始的全沉浸式文学之旅。嘉宾甫至,便在《陆游·梦回罨画》迎宾舞中步入宋韵场景。随后,沿湖欣赏画舫清音,于银杏林中体验猜灯谜、投壶、点茶等丰富多彩的“宋潮”夜生活,并在陆游祠先睹“陆游诗意书画展”。

开幕式上的文艺节目通过精心编排,让文学从纸面跃然而出。女子群舞《从来银杏不负秋》以成都市树银杏为意象,以罨画池文庙殿前两株数百年历史的参天银杏树为场景,演绎出天府文脉如古银杏般坚韧绵长,自然与文学达成精神共鸣。

沉浸式朗诵《梦回罨画·诗见陆游》由董凡、陈岳、张超、刘飞、王婵、舒予等六位成都朗诵艺术家协会的表演嘉宾,深情再现陆游的《示儿》《卜算子·咏梅》等名篇,配合现场的光影变幻,让观众“穿越”千年,直面放翁的家国情怀与市井温情。

由四川大学留学生、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师生及“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代表共同演唱《Hello the world》。歌词融入中文、英语、俄语、泰语等多国“你好”,身着民族服饰的青年们以歌声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呼应成都的国际交往姿态,也象征文学跨越国界的沟通力量。

900年诗魂焕发新生

陆游文化成果落地崇州

开幕式上,聚焦陆游与崇州的深厚联结,通过地图、书屋、书画展三大载体,让千年诗魂在当代崇州焕发新生。

发布《跟着陆游诗词游崇州》—陆游崇州足迹地图

地图以陆游在崇州任职期间的诗作为线索,从北到南串联光严禅院、街子古镇、大明寺等12处文化点位。游客可按图寻访,在踏访古寺、湿地、街巷的过程中,沉浸式感受诗人笔下的蜀地风情与家国情怀。

捐赠莫砺锋《陆游十讲》书籍暨“莫砺锋书屋”授牌仪式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莫砺锋,是国内陆游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在陆游诞辰900周年之际,莫砺锋著成《陆游十讲》,书中简化学术表述、删减繁复注释,以通俗语言解读陆游诗作与精神内核。他通过VCR向活动送上祝福,向崇州市罨画池博物馆赠送《陆游十讲》一书。现场还隆重举行了“莫砺锋书屋”授牌仪式。

“陆游诗意书画展”开展

20幅以陆游在蜀诗作为创作素材的书画精品,同步在罨画池博物馆开展。这些由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者在内的书画名家创作的作品对陆游诗意进行了深刻的丹青诠释。书画作品真迹将长期保存在罨画池,复制品向游客销售。在现场,书画创作者们还接受了“崇州文旅推广专家”证书和“崇州市博物馆书画收藏”证书。

活动丰富多彩

文学盛宴全民共享

开幕式掀起了文学周高潮,各项活动将全面铺开。文学周以“传承天府文韵 绽放蓉城之美”为主题,设“播种篇”“赓续篇”“开创篇”三大篇章12项配套活动,“文学+旅游+艺术+生活”理念贯穿始终。“文学面临的挑战与时代表达”文学主题沙龙将在罨画池博物馆举行,包括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金芙蓉文学艺术奖等获得者、学者将齐聚一堂,就“文学的共通性和地域性差异”“文学在新时代中的角色和使命”“成都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三个方向展开深度对话。与此同时,“敬一丹读书分享会”将走进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以新书《走过》等内容为主题,围绕个人成长、生命感悟,与广大读者和学子展开交流。

随后,“跟着陆游诗词游崇州”—第三届成都国际文学周创作采风活动串联景点,丰富文商旅体融合消费场景。“文学作品进校园”—全民征文活动颁奖仪式、“华语青年作家写作营”培训、“成都作家·欢迎回家”欢迎仪式暨成都市作协成立30周年活动、“文学讲坛进机关”“国际学子诵成都”等活动也将逐一举行,系列活动将让人们感受到天府文化的绵长与蓉城之美的绽放!

以文学之名

加速迈向有世界影响的文学之城

成都国际文学周是成都市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和“强县活区”重要部署的具体安排和生动实践。在中国作协 、省作协、市委宣传部的指导支持下,第三届成都国际文学周,在前两届鼓励文学创作生产、打造我市文学集中展示平台的基础上,注重发挥文学周品牌效应和强大文学势能,新增布局交流分享、多元转化、文学旅游、全民共享等重要内容,构建“一周、一奖、N活动、多产业”格局(1个文学周,1个华语青年作家奖,N个配套活动,多项文商旅体融合产业),逐步将文学周打造为赋能地方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和文学助力“强县活区”的有效杠杆。

如今,成都正以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姿态,通过成都国际文学周等高规格文化活动,搭建中外文明文化文学交流互鉴的平台和桥梁。当世界的文学目光聚焦这座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成都正以独特的文学气质、创新的产业探索、开放的城市胸怀,坚定迈向有世界影响的文学之城,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学动力。

来源:看度时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1519文章数 2007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