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羽啸
一场原本的胜利,在裁判的哨声中化为泡影。11月5日晚,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评议组发布本赛季第三十二期裁判评议结果,认定全国各级足球赛事中共有4个判例存在错漏判。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中超联赛第29轮成都蓉城与河南队比赛中的两次关键误判,这两次判罚直接影响了比赛结果和本赛季中超冠军归属格局。
根据足协官方公告,评议会采用视频会议形式进行,邀请了中足联代表、中国足协纪检人员以及社会与媒体界的足球社会监督员列席旁听。
![]()
成都蓉城本场比赛输球后退出冠军争夺。陈羽啸 摄
比赛关键时刻的两次误判
中超联赛第29轮成都蓉城主场迎战河南队的比赛,本是一场关乎争冠形势的关键战役。
比赛第15分钟,场上出现第一个争议场景。双方队员在河南队大禁区附近争抢头球后,成都蓉城队员胡荷韬扫射破门。然而,主裁判却判罚进球无效,表示河南队队员手球犯规在先,由成都蓉城踢直接任意球恢复比赛,VAR也未介入此次判罚。
赛后,成都蓉城俱乐部提出申诉,认为裁判员鸣哨时间晚于本方射门时间,应判进球有效。足协评议组一致认定:在双方队员争抢头球时,成都蓉城队队员率先起跳并争抢到头球,其手臂与对方队员的接触不构成犯规。球接触了河南俱乐部队员“张开并高于肩部的手臂”,应视为手球犯规。但随即成都蓉城队获得了很好的射门得分机会,裁判员应掌握有利条款,使比赛继续进行,不应判罚手球犯规。
比赛第48分钟,第二个争议场景出现。成都蓉城队传中,球疑似接触河南俱乐部11号队员阿奇姆彭臂部,裁判员未判罚手球犯规,VAR再次未介入。
对于这一判例,评议组多数成员认为:河南俱乐部11号手臂“从身体背后的位置,向球运行的方向移动至非自然位置”,且球接触了其手臂,应视为手球犯规,并判罚球点球,VAR应介入。裁判员决定错误,漏判手球犯规的罚球点球,VAR未介入错误。
![]()
艾堃在比赛中多次争议判罚。陈羽啸 摄
误判带来的直接影响
足协官方确认的这两次误判,直接改变了比赛结果和冠军争夺态势。第一个进球被取消后,成都蓉城利用任意球直接破门,1-0领先。但第二次争议判罚漏判点球时,场上局面为1-1僵持阶段,如果判罚点球,成都蓉城很有可能取得进球并反超比分,之后的场上形势肯定大不一样。成都蓉城最终在这场比赛中以1-2的比分负于河南队。一场本可以获胜的比赛,结果却以失败告终。而这场比赛更直接的影响是导致成都蓉城提前一轮退出冠军争夺。
这两次误判中,VAR(视频助理裁判)系统的使用也引发关注。对于第一个误判,评议组认为裁判员判罚决定错误,但“此情况不符合规则规定的介入原则,因此VAR无法介入”。而在第二个漏判点球案例中,评议组则明确指出“VAR应介入”,认为VAR未介入是错误的。
那么VAR到底何时应该介入?对中国足球来说,似乎是一个谜。事实上,今年5月20日,中国足协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足球裁判执裁、培训和评议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了12条具体改进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加大培训密度、制作典型判例分类、改进评议流程,以及计划在中甲和中乙重点场次使用VAR技术,扩大VAR覆盖场次。
中国足协官方5日发布的公告中,虽认定成都蓉城遭两次误判,但对于当值主裁判艾堃和VAR裁判戴弋戈,并没有公布处理结果。公告末尾,中国足协表示将继续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积极接受俱乐部、球队的反馈和申诉意见,并针对其中符合申诉条件的判例以及社会关注度高、有利于统一判罚尺度的典型判例开展评议并向社会公布评议结果,对作出错漏判判罚的裁判员作出内部处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