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的当下,全新的品牌锐胜,以“只专注MPV”的独立姿态闯入公众视野。在其首款车型M8即将上市之际,《一品汽车》邀请到张炤虎、卫金桥、崔东树以及张耀东等多位行业专家与意见领袖,围绕锐胜汽车的破局路径、品类战略、产品布局与用户沟通等核心议题,展开一场深度对谈。
![]()
01
MPV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品质实干家是否击中靶心?
Part One
纵观当下,12万-25万元区间的MPV市场长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卫金桥提到,向上,传祺M8(参数丨图片)、腾势D9等车型定价超过30万元,超出许多务实家庭与中小企业的心理预算;向下,10万元以下的工具型MPV如五菱宏光,虽能满足基本运输需求,却在舒适性、智能化与设计感上严重缺失。
![]()
“中间这个区间,难道没有需求吗?恰恰相反,需求非常旺盛。”卫金桥将之称为“新实干家群体”——包括初创企业主、多孩家庭及网约车司机等。“他们需要的是一辆既体面又经济、既能载客又能顾家的多功能车型。”
![]()
张炤虎也认为,锐胜提出的“品质MPV实干家”定位,不是“切中”而是“精准命中”市场核心。他进一步指出,未来MPV市场的竞争关键将围绕三个“融合”展开,首先是体面感与经济性的融合,用户既要“有面子”,也要“省银子”;其次便是,空间灵活性与科技普惠的融合,空间不仅要大,更要“聪明”;再者,锐胜需要进行品牌故事与用户口碑的融合,新品牌必须靠真实体验说话。在《一品汽车》看来,这个市场是蓝海,也是红海。锐胜抢了先手,有机会,但挑战也不小。
02
独立战略:
专注MPV是豪赌还是远见?
Part Two
锐胜选择成为全球少数“只做MPV”的品牌,与长城坦克、比亚迪腾势等多品类策略形成鲜明对比。张耀东将这一战略称为“偏执狂路线”,类比早期保时捷专注跑车、特斯拉All in纯电。“专注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资源更集中,产品更懂用户。”但他也提醒,这种战略存在产品线单一,抗风险能力弱、市场规模存在天花板以及品牌认知易被固化,难以拓展等风险。
![]()
卫金桥则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锐胜能否成为“技术驱动型的品类专家”,在空间利用、座椅系统、电动平台等MPV核心技术上建立壁垒。“你必须让用户一想到买MPV,就认为你是最专业的选择。”
张炤虎补充则指出,锐胜还需打造“强大的用户生态与品牌信仰”,通过社群运营与价值观共鸣,突破规模限制,成为“受人尊敬的小众巨头”。
在产品落地维度,锐胜M8同时推出纯电、增程与CNG三种动力车型,在当下MPV市场中实属罕见。卫金桥评价其为“反行业潮流,但非常中国国情”。具体而言,其纯电版瞄准家用与有桩用户,静谧性与政策适配性强;增程版是“万金油”,适合网约车与无桩家庭;CNG版则是“营运神器”,在三四线市场具备极强成本优势。总体而言,这个策略的本质是不留死角,覆盖所有细分客群。
![]()
然而,多动力路线也带来品牌认知统一的挑战。张炤虎建议采取“外形统一、内核区分”的策略,其外观、内饰、配置基准保持一致;营销上实现“精准分流”,纯电/增程主打科技与品质,CNG聚焦经济性与营运场景。
当然,无论哪种动力,锐胜品牌都必须坚守“品质底线”,让用户感到“哪怕买的是CNG版,也是一辆有品质的MPV”。
03
产品线规划:
向上突破还是深耕根据地?
Part Three
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8月MPV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3.8%,新能源MPV增速达燃油车的6.2倍,12-25万元价格带正迎来结构性机会。谈及市场前景之际,崔东树坚决主张,锐胜在未来3-5年内必须“坚定不移地深耕12-25万价格带”,绝不能贸然上攻高端市场。
![]()
“品牌向上是梦想,但需要现实的阶梯。”他表示,锐胜的当务之急是“建立根据地”,在核心价格带中形成“销量基本盘、口碑发酵地、品牌立足之本”。
张炤虎建议,锐胜应在M8基础上推出更亲民的M6车型,形成“大小双车组合”,并发展家用、商务等衍生版本,实现“一车多场景”覆盖。品牌落地第1-2年可以夯实基础,定义价值,保障M8成功上量;第3-4年需要技术引领,巩固品类,推出新一代平台产品;第5年后才能谈品牌向上,拓展边界,挑战25-35万市场。毕竟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
同时,崔东树指出,“务实”若表达不当,容易被视为“土气”或“抠门”。锐胜必须将这一价值观转化为“可感知、可信赖的品牌体验”。在产品层面,卫金桥举例说明:“37处储物空间、二排小桌板、隐藏式储物盒……这些才是务实的创新,解决的是真问题。”
在服务层面,张炤虎建议打造“省心、高效、不扯皮”的服务体系,如设立营运车专属通道、提供代用车等,减少用户的时间与精力成本。崔东树则强调“讲人话、讲真话、讲故事”,少请明星,多让真实用户代言,通过场景化内容展现产品价值。
在《一品汽车》看来,锐胜务实的价值观,最终要落地为被信任的品牌资产。当用户觉得你懂他、靠谱、省心,他选择的就不只是一辆车,而是一个价值观一致的伙伴。
“南宏光,北锐胜——人民需要,我就造。”这句带着泥土气息的口号,或许正是锐胜品牌最好的注脚。
在各位行业大咖眼中,锐胜的独立,是一次清醒的选择,其不追多品类规模,坚守单品类深度;不沉迷资本故事,专注用户需求;不畏惧市场萎缩,紧盯空白机遇。在MPV市场从“哑铃结构”走向“纺锤形态”的转型窗口中,锐胜能否成为那条搅动市场的“鲶鱼”,不仅取决于产品力,更取决于其能否真正理解并回应那批“既要面子也要里子”的新实干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