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01年,86岁的姚子健在儿子的安排下准备去会面一位特殊的老朋友——沈安娜。
沈安娜,她是中共最杰出的秘密情报员之一,被誉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原来60多年前,两人曾是同一战线上的战友,但因为他们都承担着特殊的保密任务,所以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
姚子健原本以为那些没有红头文件,没留过真实姓名,没有组织宣布的隐秘过往早已被淹没在时光里。
然而,命运的齿轮兜兜转转,儿子姚一群偶然间参加了一场讲座,讲台上老人口中的部队番号、同志姓名,竟然是他很早以前就从父亲口中听到过的。
至此,姚子健的真实身份终于被揭开,儿子十分震惊,父亲从前竟是中央特科的重要人员。
01 少年壮志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姚子健1915年出生在江苏宜兴,家境虽不富裕但父母坚持让他读书识字,直到升入中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姚子健选择了学费全免的上海劳动大学中学部。
此时,全国上下多次掀起学潮,姚子健和同学们罢课游行,抵制封建专制教育,讨伐国民政府腐败无能。
然而,学生运动多次遭到打压,上海劳动大学被迫关停,姚子健只能回到家乡做了一名小学教员。但他没有因此而消极,反而一直在寻找机会继续读书。
直到1933年初,姚子健考入南京国民党中央陆地测量学校,选择了印刷转印,因因为那时候姚子健觉得搞革命需要印报纸。
![]()
但是入学之后姚子健才发现,这是一所军事化学校,所学内容几乎都是为战备服务。
彼时为了抵御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围捕迫害,周恩来秘密组建了一支特科队伍,姚子健的同乡好友舒曰信正是其中一员,通过他姚子健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02 放弃高薪调整岗位收集大量情报
1934年姚子健从中央陆地测量学校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陆地测量总局印制地图部门,负责绘制地图,这是一个高薪单位,每个月工资有20多块大洋。
但是姚子健知道自己肩负重要使命,于是一直在寻找机会收集情报。
![]()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姚子健发现,自己做的都是普通的绘图工作,根本接触不到军事情报,更别提机密文件。
为此,姚子健深感焦虑,直到数月后终于找到一个机会,以眼疾为由调任到地图收发部门,工资虽然降了一大截,但是这里可以接触到重要情报。
当时国民党无论哪个部队作战都要领取战区地图,并且要报备用于何时何地什么作战计划,这些情报对解放军前线作战具有重要价值。
姚子健负责来访登记,分发地图,这样他就能第一时间掌握敌军的作战计划,还可以顺手藏匿一份对方调用的地图,毕竟翻版地图上百张,少几张根本不会被发现。
![]()
每周末姚子健都会穿上国民党的军装,大摇大摆地踏上去往上海的火车,之后在上海吃喝玩乐,其间找机会把情报传给舒曰信。
在单位姚子健只是一个普通的收发员,根本没有人发现他有任何异常,但是他带出来的情报却为解放军前线作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03 脱离隐蔽战线投身抗日一线
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姚子健所在单位跟随大部队撤离,他也不得不一同去往南昌。
之后,党组织在南昌为他安排了新的上线领导“熊先生”,两人只有交换情报才会短暂见面,直到数十年后姚子健心里仍有遗憾就是不知道熊先生的真实身份。
![]()
随着抗日前线战局愈演愈烈,姚子健向“熊先生”提出到抗战前线的想法,经上级领导批准后,辗转从香港去往延安。
当时身上揣着一封“小开”为他写的介绍信,“姚子健有抗日热情,已经为党工作多年。”
有了这份身份证明,姚子健脱离隐蔽战线,成为抗日前线的一名共产党员,一直战斗在一线直到日军投降全国解放。
其间他严守党的秘密,从未对过去的特科工作提及过。直到退休回家,才会偶尔跟儿子提起一些老战友。
![]()
直到60多年后,姚子健经沈安娜介绍并做证,党中央对姚子健的特科身份予以认可。他的英雄事迹终于可以被传颂发扬。
然而老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却淡然地说,“我们不是为了当英雄,简单地说就是为了革命……”
参考资料:
百科《姚子健》
北京日报《百岁中央特科情报员,生前最后采访揭秘隐蔽战线风云》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