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马斯克来中国,接待排场不小,特斯拉当时是新能源车里最显眼的,大家都觉得它能带火整个行业,可到了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卖得热火朝天,特斯拉却慢慢落了下风,销量掉了三成,份额从百分之十降到百分之四,没人再排队等Model 3了,大家转头去试小米SU7,能唱歌,能开冰箱,说话就能控制全车,有人把Model 3卖了换SU7,就因为一句话,它懂我生活。
特斯拉一直坚持简单,软件自己开发,功能不乱加,觉得只要把对的事做好就行,但中国用户想要的是啥都能干,车载KTV、家庭模式、社交分享、手机联动,一样都不能少,销售团队提的需求,总部常常不搭理,还在省钱减配置,对手却在加功能、降价格,Model Y在美国卖三万六千美元,比亚迪同级别的车只要两万六,谁更值钱,一眼就能看出来。
特斯拉的FSD在中国跑不起来,因为中国不让数据出境,模型没法训练,美国又限制芯片出口,本地算力也撑不住,美国官员说中国电动车是装轮子的iPhone,说有安全风险,马斯克想当中美之间的桥梁,结果两边都不认他,他跟特朗普闹掰了,也没帮上忙,北京原本指望他缓和关系,现在指望落空,小鹏、华为、百度的自动驾驶早就用上了,特斯拉反而落在后头。
特斯拉想把工厂搬去印度,躲开中美之间的摩擦,找莫迪谈合作,还想拉信实工业一起干,但问题没解决,Optimus机器人的核心零件还是得靠中国供应商,它想省点钱,结果在印度照搬了一套中国供应链,等于把技术送给了对手,马斯克自己也说,未来机器人市场,中国公司会赢。
特斯拉当初在中国新能源行业里起了个头,结果养出了最强的对手,摩托罗拉带火了诺基亚,苹果逼出了小米和华为,技术领先未必能一直赢,全球化退潮后,跨国公司的效率优势反倒成了政治上的软肋,没有永远的技术壁垒,只有不断跟本地人打交道、适应地缘变化的本事。
中国用户换选择,不是因为特斯拉不够好,而是他们想要的更多了,美国收紧政策,也不是一时兴起,是技术民族主义一步步走出来的路,印度看着像出路,其实不过是换个地方下注,特斯拉现在既是创新的人,也是供货的,还是被人追着跑的,它该怎么活,没人说得准。
它曾是风口上的热门,如今成了时代变化里的一笔,它的故事不只是企业兴衰,更是全球科技角力的缩影,技术碰上文化,效率撞上政治,再厉害的公司也难免跌倒,特斯拉接下来怎么走,没人能说得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