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筹备宣布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名字始终处于舆论焦点,其能否获奖的悬念尚未解开。自2025年1月重返白宫后,特朗普便多次表态,称自己“理应”获得这一奖项,理由是他宣称已推动结束至少“七场战争”。
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评选,正值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事持续、全球多地冲突未平的背景下展开。该奖项共有338名候选人,最终获奖者将由挪威议会选出的五人诺贝尔委员会选定。特朗普究竟是否具备获奖资格?以下从多方面展开分析。
特朗普多次公开强调自己应获诺贝尔和平奖,9月在纽约联合国大会发言时便称“所有人都认为我该得这个奖”,并表示“我结束了七场战争,没有任何一位总统或总理做到过类似的事”。
他所提及的“结束的战争”,涵盖柬埔寨与泰国、科索沃与塞尔维亚、刚果民主共和国与卢旺达、巴基斯坦与印度、以色列与伊朗、埃及与埃塞俄比亚、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等多组国家间的冲突。
这些“功绩”存在诸多争议。部分他声称“结束”的冲突,实则有他直接参与的身影;在一些停火协议中,他所扮演的角色也未获广泛认可;即便在部分冲突中,相关方承认他发挥了调解作用,后续局势仍存变数。
例如,6月伊朗与以色列的停火协议虽由特朗普斡旋达成,但这场冲突的爆发与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杀害科学家及轰炸居民区有关,且美国也积极参与其中,特朗普曾下令美军袭击伊朗三处核设施,伊朗在停火前还反击了美国位于卡塔尔的中东最大军事基地。
5月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空战中,特朗普宣称四天战斗后促成停火,巴基斯坦虽感谢其帮助,但印度坚决否认他参与其中;8月柬埔寨与泰国的五天敌对行动,在特朗普、马来西亚总理安华及中国代表团斡旋下停火,却仅有柬埔寨认可特朗普的作用。
更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称“结束”了埃及与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事实上两国仅因尼罗河支流水电大坝问题关系紧张,从未爆发战争;他在白宫见证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签署和平协议后,接受采访时竟混淆国家,称自己结束的是阿塞拜疆与阿尔巴尼亚的战争,引发舆论质疑。
此外,9月特朗普公布20点和平计划,以此为基础,以色列与哈马斯于10月达成停火协议第一阶段内容,他将此视为“结束第八场战争”并归功于自己。不过,奥斯陆和平研究所所长尼娜・格雷格指出,尽管特朗普为结束加沙战争所做努力值得肯定,但目前尚无法判断相关和平提议能否落实并带来持久和平,其贡献尚未达到获奖标准。
特朗普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执着,一方面源于他认为这是“应得的荣誉”,其众多支持者也持相同观点;另一方面,他常将自己的外交举措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相关经历对比。
2009年,奥巴马上任仅数月,便因“为加强国际外交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所做非凡努力”获诺贝尔和平奖,但这一奖项饱受争议——奥巴马任内扩大海外无人机袭击范围(包括针对美国公民),且持续发动多场海外战争。特朗普曾直言“如果我叫奥巴马,10秒钟内就能拿到诺贝尔奖”,言语中透露出对该奖项的渴望。
不仅如此,今年7月,特朗普还致电挪威财政部长、前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在讨论关税问题的同时,为自己角逐诺贝尔和平奖进行游说,进一步凸显他对该奖项的重视。
特朗普的外交行为与“和平”形象存在明显矛盾。格雷格指出,特朗普任内退出多个国际机构,试图从北约盟国丹麦手中接管格陵兰岛,且在国内侵犯基本民主权利,这些举动与诺贝尔和平奖设立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意愿相悖。
从实际行动来看,除6月联合以色列轰炸伊朗外,他2月下令美军攻打索马里,声称目标是当地伊斯兰国高层;3月因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发动袭击,对其实施大规模打击;9月又命令美军袭击加勒比海地区船只(包括至少三艘委内瑞拉船只),称这些船只运送毒品走私者与麻醉品,甚至还曾威胁吞并格陵兰岛、加拿大及巴拿马运河,这些行为都让他的“和平缔造者”身份备受质疑。
根据规则,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已于1月31日(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数日)截止,7月31日后的提名将计入2026年评选。
今年7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率先宣布提名特朗普;8月,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以及亚美尼亚总理尼科尔・帕希尼扬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联合提名特朗普。
在美方阵营中,特朗普政府中东事务首席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称其为诺贝尔奖“最佳候选人”,美国共和党众议员巴迪・卡特9月还致信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美国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布尔拉也公开表示特朗普应获该奖。不过,巴基斯坦政府已明确将特朗普提名至2026年诺贝尔和平奖评选。
尽管获得多方提名,但特朗普获奖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诺贝尔和平奖历史上本就充满争议,过往获奖者如亨利・基辛格、西蒙・佩雷斯、昂山素季、奥巴马等人,其获奖决定均引发过广泛质疑。
基辛格1973年因促成美国从越南撤军的停火协议获奖,却曾破坏此前停火努力、监督轰炸柬埔寨并支持多起暴力政变;佩雷斯1994年因《奥斯陆协议》获奖,此前却参与策划苏伊士战争、任内下令袭击突尼斯巴解组织办公室;昂山素季1991年因推动缅甸民主获奖,却在2016-2021年任内默许对罗兴亚人的屠杀;奥巴马2009年获奖时,因上任时间短、和平成果有限遭诟病。
格雷格表示,诺贝尔委员会虽不愿刻意引发争议,但若认为候选人值得获奖也不会回避争议,不过特朗普的诸多行为与“和平贡献”的核心要求存在差距。
目前,半岛电视台已向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询问是否将特朗普纳入候选考量,但尚未得到回应。挪威外交部长埃斯彭・巴特・艾德10月3日接受采访时也强调,挪威政府不参与诺贝尔和平奖评选,最终结果完全由独立的诺贝尔委员会决定。
若特朗普未能获奖,其态度也成为外界关注焦点。他9月在弗吉尼亚州美国军事会议上曾放话,若未获奖“将是对美国的极大侮辱”,还称“委员会可能会把奖颁给毫无作为的人,甚至是写过一本关于我思想的书的人”。
此前,美国已对挪威出口产品征收15%关税,且在挪威主权基金宣布撤资与以色列加沙战争有关的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后,美国政府明确表达“不满”,未来若特朗普落选,美挪关系是否会受影响,仍需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