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用关税作为外交筹码介入泰柬边境争端的做法,最近引起了不少关注。
本周六,泰国外交部发言人尼科恩德·巴兰库拉证实,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经正式致函泰国,宣布暂停双边贸易协议谈判。
信函中明确表示:如果泰国能重新履行与柬埔寨达成的停火协议,涉及19%关税削减的贸易谈判就可以恢复。
这种用经济手段施压的方式,在东南亚地区外交中并不常见。
这个事情的起因是三天前泰国军方单方面宣布暂停执行停火协议,泰方给出的理由是柬埔寨在边境布设了新型地雷。
泰军方通报说:一名巡逻士兵在边境触雷重伤,失去了左足,这名士兵成为本轮冲突中最新的伤员。
泰柬边境的冲突其实从今年7月就开始升级了,这次交火是十年来最激烈的一次,已经造成数十人丧生,约30万平民被迫逃离家园。
边境地区本周又添新伤亡,一名平民在交火中遇难,多人受伤。
边境争议的根源是历史遗留问题,殖民时期法国绘制的地图存在多处边界模糊的地方,导致多座千年古刹的归属权长期没有定论,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成为双方矛盾的导火索。
面对这个局势,美国总统特朗普选择用经济手段来介入。
周五在空军一号专机上,他向随行记者透露说,我今天刚通过关税手段阻止了一场战争。
这番话和他今年10月在马来西亚的表态一脉相承,当时特朗普见证了停火协议的签署,还公开表示这项由他促成的和平协议应该为他赢得诺贝尔和平奖。
但泰国政府的反应有些微妙,泰国政府发言人西里蓬·昂卡萨库基亚特在周六晚间澄清说,贸易谈判的暂停其实发生在总理阿努廷与特朗普通电话之前。
他特别强调:关税谈判将继续推进,而且与边境问题互不挂钩。
泰国外交部透露,阿努廷在长达半小时的通话中已经向美方详细说明了边境局势,特朗普对此表示理解。
这种说法和美方的表述有些出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信函明确把关税削减和停火协议挂钩,而泰方却说两者互不相关,这种外交辞令背后的博弈值得玩味。
从时间线来看,特朗普在10月见证了停火协议的签署,当时双方承诺停火,但执行情况并不理想,这次泰国士兵触雷事件后,泰方单方面暂停了协议。
![]()
美国随即暂停了贸易谈判,用19%的关税削减作为筹码,这个操作手法很典型,就是用经济利益来影响安全问题。
19%的关税削减对泰国来说不是个小数字,泰国是东南亚重要的出口国,美国是其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失去这部分关税优惠,会影响泰国的出口竞争力。
但泰方公开表态说关税谈判与边境问题不挂钩,显然不想在主权和安全问题上被外部势力牵着鼻子走。
特朗普这次用关税作为外交工具,不是第一次了,他在任期内多次用关税威胁或激励其他国家配合美国的政策,对墨西哥、加拿大甚至欧洲盟友都用过这一招,这次对泰国也是同样的套路。
但东南亚国家对这种做法的接受度各不相同,泰国虽然在经济上依赖美国市场,但在安全和主权问题上也有自己的底线。
泰方的公开表态就是在划清界限,表明不会因为经济压力就在安全问题上让步。
柬埔寨方面目前还没有对美国的介入做出明确回应,柬埔寨和美国的关系这些年比较微妙,在一些地区问题上立场不完全一致,柬埔寨可能不太愿意看到美国过深介入这个边境争端。
东南亚国家普遍希望通过东盟机制来解决内部矛盾,不太愿意让域外大国过多介入,泰柬边境争端虽然严重,但东盟内部还是倾向于通过对话解决,美国的介入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目前的局面是,曼谷和金边都没有就重新停火作出新承诺。
美国的经济施压虽然引起了关注,但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泰方明确表态关税问题和边境问题不挂钩,实际上就是在拒绝美方的这种施压方式。
这场冲突背后的历史遗留问题很难短期内解决,殖民时期留下的边界模糊问题,涉及到领土主权和民族情感,不是简单的经济手段就能化解的。
![]()
30万平民已经逃离家园,这个人道主义危机需要实际的停火和安置措施,而不只是外交辞令。
特朗普虽然说用关税阻止了一场战争,但从实际情况看,边境地区还在继续交火,平民还在死伤,美国的介入到底能起多大作用,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泰柬边境争端是个复杂的地区问题,涉及历史、主权、民族等多个层面。
美国用关税作为外交筹码的做法,虽然引起了关注,但实际效果还需要时间检验,地区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外部施压只能起到有限的辅助作用。
希望双方能够尽快恢复对话,让30万流离失所的平民早日回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