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的济南玉函山被雨雾裹得严严实实,碎石山路经连日雨水冲刷,湿滑得能映出人影。柏石峪村村民姜茂锋攥着镰刀在前开路,刀刃劈断挡路的荆棘,身后跟着十几名救援队员 —— 这是他们第四天搜寻 29 岁的失联男子苏阳阳了。
![]()
而此时,网络上的讨论早已偏离 “寻人” 的核心,沦为一场充斥着猜测与苛责的闹剧。
事情要从 10 月 4 日说起。当天 13 时 18 分,玉函山公墓的监控记录下苏阳阳最后的身影:1 米 85 的个头,戴着眼镜,光头造型格外显眼,身穿灰色上衣、黑色裤子和白色鞋子的他,将电动车停在公墓台阶下后独自步行上山。没人能想到,这个 211 院校毕业的年轻人,会就此失去踪迹。
直到 10 月 8 日,苏阳阳失联已满 4 天,表姐张女士的发声才让更多细节浮出水面。她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透露,苏阳阳平日生活 “两点一线”,根本没有徒步登山的习惯,和家人、外人都没纠纷,更不存在网传的 “高收入”“赌博欠债” 等情况。
![]()
更关键的信息是,失联当天上午,母亲曾对他催婚,还念叨着让他去理发,随后苏阳阳就闷声不响地自己剃成了光头。
家人发现异常后紧急报警,很快,公安、消防及 7 支公益救援队组成了百余人的搜救队伍。可玉函山的复杂地形远超想象:岔路纵横交错,陡坡下藏着隐蔽山洞,枯井多到数不清,连日阴雨让山路湿滑不堪,一侧是茂密山坡,另一侧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
更棘手的是,浓雾让热成像无人机成了摆设,雨水冲淡了气味,连搜救犬都派不上用场,只能靠救援人员手拉手地毯式摸排。山间持续回响着苏阳阳母亲撕心裂肺的呼喊:“阳阳,回家了,快回来吧!”
![]()
就在百余人冒雨搜救的同时,评论区却泛起了 “恶臭”。有人说 “现在的孩子抗挫能力太差,说两句就受不了”,有人指责 “29 岁还靠父母庇护,头发长了还要催着剪,是保护得太好了”,甚至有人翻出 “古代这个年纪都当爹了” 的陈词滥调。
这些言论无视了最关键的细节:一个能独立参加视频会议的职场人,为何会因 “理发” 的念叨就极端反抗?一个生活两点一线、几乎没有社交的年轻人,承受的可能是长期的隐性管控。
正如网友一针见血的疑问:“‘孩子’‘带他理发’‘视频会议’这几个词怎么凑到一起的?”29 岁的苏阳阳早已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却仍要面对被安排发型的管控,这种 “为你好” 的束缚,远比单纯催婚更令人窒息。
![]()
民政部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结婚登记仅 610.6 万对,创下 36 年新低,年轻人对婚姻的抗拒,很多时候正是源于对 “父母掌控式婚恋” 的恐惧。苏阳阳的光头,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更荒诞的是,这些苛责者忽略了搜救现场的凶险。就在上个月,民警米文振带队搜救迷路祖孙时,还曾在玉函山滑倒受伤,可见即便是熟悉地形的人也容易遇险。
荣光救援队队长范光荣分析,苏阳阳很可能是走错路后失足坠崖,或是落入枯井无法脱身。山间夜间气温只有八九度,多耽搁一天,危险就多一分。
搜救仍在继续。柏石峪村的村民还在带路,救援队员的裤脚还沾着泥浆,苏阳阳的手机依旧关机,最后定位停留在玉函山摩崖造像附近。此刻最该做的,是转发寻人信息提供线索,而不是站在道德高地肆意揣测。
![]()
那些敲下刻薄言论的人或许忘了:当一个家庭陷入失联的恐慌时,任何无端指责都是二次伤害。29 岁的年龄,211 的学历,1 米 85 的身高,这些标签背后,首先是一个可能正身处险境的普通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