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场出怪才,书生枪法震京畿,谜团藏在策论文里。
唐朝有位奇人叫郑冠,出生在现在的山西一带。他先以一篇《理道策》拿了文科状元,又跑去考武科,结果又当上武状元,这事儿记载在《唐摭言》里。史料说没人做到过两次状元,可偏偏被他整明白了。
![]()
郑冠考文科那年是823年,他写的策论直指当时大问题。比如说官员贪污,他建议派御史盯着盐税,抓住就抄家。又说军队权力太大,得三年换一任将军。这份答卷让主考官王起都觉得管用,直接点他中状元。后来京城抄他文章的人太多,纸价都涨了。
![]()
五年后郑冠跑去考武科,现场吓坏旁观者。他骑马射箭全是十环,还能一枪挑下三十根悬空的铁戟。最难的兵法考试,他给考官出了个打突厥骑兵的主意:挖沼泽困住马匹,再派伏兵打头阵。老将军听完直点头。最后他各项全满分,又拿武状元。
![]()
当上状元后他先被分去校对古籍,直到三十多岁还是小官。后来调去带兵,面对吐蕃五万人马,他没硬打。派人混进敌营探情报,同时放风说朝廷来了援军,最后敌人自己撤退。守徐州时他也没杀闹事士兵,直接给地种,把乱子压下去。
![]()
史书说郑冠从小跟着父亲练武,能拉开66公斤硬弓,这点在唐代算顶尖武力值。他考试前三年住破庙读圣贤书,考完又转行学打仗技巧,连兵法上的冷知识都摸清楚。有人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说读书是知理,练武是做事,二者缺一就废。
![]()
唐穆宗原本想重用他,可后来郑冠一直卡在九品小官,五十岁死时官职还是户部郎中。正史里再没提过他后来的事,地方志只说徐州建了座生祠。这可能跟唐朝中期武将不受待见有关,也可能他本人不想钻营。总之个文武双全的状元,最后混了个普通公务员结局。
![]()
后世翻他策论文发现,他早料到官场门道。比如写改革建议时留了退路,考试表现太耀眼怕惹麻烦。有学者推测他故意压制自己升迁,毕竟那年代文武双全容易遭忌惮。总之个真实存在的传奇人物,活成了史料里的半透明存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