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无常,岁月无声。有人说,城市的坚韧,来自无数平凡而勇敢的背影。
九年前的武汉,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吞没街巷,一位消防员撑起一把伞,为轮椅上的八旬老人留下一片天地。那一刻,风雨似乎都静了下来。这张照片温暖了无数人,也让“撑伞哥”三个字,成为守护与大爱的代名词。
照片的主角,是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站长助理陈建。
那天,他和战友们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连续奋战14小时,托举起325条生命。而那一把伞,只是他二十六年逆行生涯中,数不清的瞬间之一。
![]()
陈建为轮椅上82岁的老奶奶稳稳地撑着伞
时光流转 初心不改
在特勤大队队史馆内,这位“撑伞哥”正与年轻的战友们肃立其前,凝望那双带着簰洲湾泥土印记的旧胶鞋——它们见证了1998年那场震撼人心的抗洪斗争。
岁月流转,泥土早已风干,那份坚韧与勇毅却依旧鲜活。
![]()
陈建与年轻战友们重温1998年的抗洪记忆
正是这场战斗,在陈建心中埋下种子:一年后,他从四川老家奔赴荆州监利,成为一名消防战士。
二十六载春秋,近两万次冲锋——从日常救援到重大灾害现场,他用一次次无畏逆行,把 “ 抗洪精神 ” 刻进了守护生命的每一场行动。
![]()
胶鞋上,还留有当年泥土的印迹
雨夜驰援 14小时托举325个生命
“洪水肆虐,已经分不清楚哪里是河道,哪里是街道,也不知道水有多深”队史馆里,陈建讲述起“撑伞哥”背后的故事,将众人带回9年前惊心动魄的救援现场。
2016年7月2日,武汉市新洲区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凤凰镇、三店镇举水河堤相继溃口,26个自然村有大量群众被困。
雷电撕裂雨夜,陈建和战友们疾驰而至,挨家挨户转移被困群众。“手电向前照去,到处是激流和漩涡”在陈建的记忆里,危险如影随形,消防员乘坐的橡皮艇稍不注意就有被树枝和电线划破的风险。
在徒步搜索的过程中,陈建忽觉脚下一空,身体猛地向前栽去,千钧一发之际,战友将他一把拉住,这才避免坠入早已灌满洪水的下水井。
整整14个小时,消防指战员们众志成城,蹚着齐腰深的洪水,挨家挨户搜寻、转移,一刻不停,最终安全救出325名被困群众。
翌日,那个撑伞的瞬间被定格成照片,在无数人心中生根发芽。
不惧生死 方能淬炼成钢
时隔多年,陈建早已记不清首次出警的具体场景,却始终清晰记得那份交织着紧张、兴奋与恐惧的复杂心绪。
![]()
一次救援中,陈建和战友抱着受灾群众冲出火灾现场
某次驰援外地,救援区毒气弥漫,洗消过程中,一块剧毒物就掉落砸在脚边;几年前的大型电缆房火警,数千平方米的地下空间被浓烟吞噬,他和战友们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绝境中摸索前行……
“有时在火场里,浓烟四起,方向难辨,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否活着出来。”无数次与死神擦肩的经历,让当年那个青涩的消防员,逐渐淬炼成一名沉稳的救援尖兵。
“选择消防,就选择了逆行。”陈建坦言,无论前方是烈焰火海还是滔天洪水,他们都必须克服恐惧、一往无前。守护百姓平安,是他们刻入骨髓的信念。
“这份信念,深植于1998年那场伟大的抗洪斗争!”陈建动情地说,洪水虽然退去,但那些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英雄身影,以及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抗洪精神”,却如不灭的火种,激励着一代代消防员在洪峰烈焰间前赴后继。
“2013年,张尘宇为救战友被洪水卷走,我们找了三天三夜。”“宜昌的陈平、荆州的王锟都是在高速上救援时被车祸夺走了生命……”提及牺牲的战友,陈建的声音逐渐哽咽,眼中泛起热泪。
他抬手用力擦去即将滚落的泪水,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必须坚持下去,继承他们英勇顽强的斗志和奉献精神,担起他们未竟的使命。”
![]()
将“抗洪精神”一代代传递下去
“养兵千日,用兵千日!”这是特勤大队最真实的写照。一年出警超过500次,队员们时刻箭在弦上。
“坚韧不拔、敢于胜利,作为消防特勤,就是要面对最困难的局面,打最艰苦的战斗!”午后,烈日炙烤着训练场,陈建洪亮的声音在闷热的空气里格外坚定。几名消防员正伏身于狭窄的笼网之中匍匐前行,障碍空间内交错设置着不同形状的障碍物。
![]()
这是“陈建工作室”的日常景象,也是特勤队员淬火成钢的必经之路。
2021年,特勤大队成立“陈建工作室”,汇聚了8名优秀的年轻消防员,成为“老带新”接力传承的核心平台。工作室不仅为每一名特勤一站消防员建立成长档案,还推行“师徒制”:一位经验丰富的骨干带领三名新兵,手把手传授实战经验和处置技巧。
在一次次高强度训练和真实火场的磨砺中,新人们迅速成长,力量与信念在无声的接力中延续。严苛的训练背后,是一支随时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队伍。
![]()
![]()
在灭火一班班长王波眼中,陈建的角色清晰而深刻:训练场和工作上是绝对的严师,要求一丝不苟;生活中却如兄长般细致,给予大家无微不至的关怀。“他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独当一面,在训练、管理、灭火救援等方面都要有所建树。”
这份榜样的力量,在45岁的陈建身上依然炽热。他从未放松自我要求,每日雷打不动地完成长跑、单双杠、深蹲、短跑等6项体能训练。
![]()
“喊我上,跟我上!”这不仅是口号,更是行动准则。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工作室成员始终冲锋在前。从2021年郑州暴雨抢险到各类重大救援,他们在一次次冲锋中,让青春绽放耀眼的光芒。
战场外,他们走进社区校园,科普消防安全知识、结对帮扶困难家庭,把守护的温度送到更多人心里。
![]()
![]()
![]()
从簰洲湾的泥土印记,到“撑伞哥”的温情瞬间,再到工作室里跃动的青春身影——这不仅是一名消防员的成长轨迹,更是“陈建工作室”集体的接力与坚守。
他们是黎明前的微光,是暴雨中最可靠的背影。
陈建和他的战友们,将“抗洪精神”的忠诚与担当一代代传下,在每一次无畏的逆行中,续写守护生命的壮丽篇章,也把这座城市的底色——坚韧、勇毅、温暖,镌刻进每一寸岁月。
来源 // 湖北日报 、武汉消防
点个
你最好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