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胜景,书香满城
9月27日
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
雄安图书馆
正式对外开放
作为雄安新区启动区
首个大型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
雄安图书馆
将成为服务雄安新区
高校群、科研机构及广大市民
的重要文化阵地
为新区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
![]()
![]()
雄安图书馆
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
设计藏书容量150万册
设有阅览座位3500个
是雄安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象征
建筑构思完美诠释
“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理念
建筑外立面以古代简牍为设计灵感
通过创新的双层表皮设计
既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又实现了现代建筑的功能需求
建筑外立面采用3100块特制铝板
通过数字化加工和精准安装
形成富有韵律感的建筑肌理
![]()
建筑整体采用三段式构图
水平延展的屋顶
敦实的基座和挺拔的屋身
彰显出古典建筑的庄重与大气
在施工过程中
中铁建工
注重对传统建筑精髓进行现代化表达
运用多项创新技术
特别是建筑屋顶
通过精确的钢结构施工
实现毫米级的精度控制
项目所有钢构件均采用
工厂化预制、现场装配式施工
确保施工精度和质量
![]()
室内空间布置更是别具一格
五层通高的中庭空间
通过精心设计的光影效果
营造出“知识之光”的意境
中庭施工是整个项目的难点之一
中铁建工通过BIM技术建立完整的数字模型
提前预演施工全过程
确保标志性空间的完美呈现
中庭顶部
采用跨度达45米的钢结构采光顶
使用超白玻璃确保光线均匀柔和
营造出舒适自然的阅读环境
![]()
![]()
雄安图书馆建设过程中
中铁建工以创新驱动发展
通过多项技术创新确保工程质量
面对10.82米的深基坑
项目团队创新采用
“钻孔灌注桩+预应力锚索”复合支护技术
通过引入智能监测系统
对基坑变形进行实时监控
确保施工安全
针对大空间需求
使用“主梁+大跨度楼板体系”
在密肋楼板施工中研发免拼缝技术
将密肋楼板的施工平整度与观感质量
提升至全新标准
已获得国家专利
并在雄安新区推广应用
![]()
在抗震方面
项目团队运用连梁阻尼器
作为消能减震装置
这一技术有效提高
建筑在8度抗震设防烈度下的安全性能
同时,建立“智慧工地平台”
整合了智能监控、质量追溯
安全管理等12个子系统
实现从施工过程模拟
到质量安全管理的全方位数字化管控
平台接入各类传感器
实时采集分析施工数据
为项目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
雄安图书馆的可调节外遮阳系统
是中铁建工与设计单位
共同研发的创新成果
该系统可以根据日照角度自动调节
既节约能源
又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
可调节遮阳设施面积
占外窗透明部分的比例不低于55%
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
![]()
![]()
雄安图书馆
不仅是一座建筑精品
更是一个科技赋能的文化综合体
图书馆构建了完整的数字资源体系
通过开放式信息服务平台
实现与全国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
打造的不仅是一个藏书场所
更是一个智慧知识生态系统
通过数字化技术
推动传统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升级
![]()
馆内布局匠心独运
将城市客厅与学术殿堂完美融合
首层设有综合服务大厅、幼儿及少儿阅览区
爱心阅览室等多功能空间
二层涵盖新发展理念主题区
综合阅览区与休闲阅览区
三至六层以综合阅览为主
营造安静研读氛围
七层设置书香会客厅、空中花园
这种“和而不同”的分区理念
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精神
又满足了现代社会的多元需求
通过精准的功能分区与智能流线设计
为未来城市文化建筑的数字化运营
提供了创新范式
![]()
千年大计书香浓
踔厉奋发建新功
作为这座文化地标的铸造者
中铁建工集团
将继续秉持工匠精神
以更大担当、更高标准
投身雄安新区建设
在绿色建造、数字化转型等领域
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为“未来之城”的美好蓝图添砖加瓦
(中国中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